相关文章  
  • 生命的摇篮
  • 海洋所至均有鱼
  • 丹麦科学家发现:始祖鸟可能有4只翅膀
  • 黑猩猩少了DN*断 缺了人类心眼
  • 科学家研究发现:蜜蜂并非十分勤劳 甚至有些懒
  • 科学日知录:植物为什么会犯困?
  • 海洋里的小刺猬
  • 直立游泳的鱼
  • 温文尔雅的海龟
  • 企鹅世界的故事:南极绅士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海洋世界

    新知:头越大越狡猾<%=id%>

    在所有的陆地哺乳动物中,灵长类的大脑相对于身体来说(即脑重与体重之比)是最大的,其中人脑与身体相较尤其为大。增大的部分主要在新皮层区域,人类大脑总重量的80%以上都来自于它。

      尽管较大的大脑消耗能量也多,但它却使灵长动物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复杂的认知能力,并从中大受其益。但究竟哪些能力更重要呢?例如,是能更聪明地寻找食物的技能还是能进行复杂的社会交往的技巧更有价值?

      早先的一些研究暗示,在灵长类动物的发展中,社交技巧是最关键的。现在,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心理学家理查德·拜恩和纳迪·科伯通过研究灵长类动物中为了“个人”私利而互相欺骗的行为,为这一观点找到了更多的直接证据。这一研究表明,越是善于欺骗同类的灵长类动物其大脑与身体之比就越大。

      关于灵长类动物间的相互欺骗行为已经有不少记录。有时候,一只雌性大猩猩会秘密地与一只雄性大猩猩交配,以便避免受到更强壮的雄性大猩猩的攻击。猴子会假装对某种美味食物不感兴趣,以防同类来偷取它。拜恩自己就亲眼目睹过,一只小狒狒为了躲避母亲的斥责而突然站起身,看着地平线方向,于是整个狒狒群立刻变得不安起来,它们都以为有敌人来了。拜恩说:“我们对狒狒能做出类似如此精湛的骗术行为感到震惊。”

      为深入揭示这类欺骗行为后面的秘密,拜恩和科伯花了好几年时间对截止到1990年之前的有关野生灵长类动物的欺骗行为的目击报告进行了细致研究。他们发现一个物种中欺骗行为发生的频率与该物种的大脑平均新皮层容量有着直接的比例关系。狐猴的新皮层相对较小,所以它们的欺骗行为也较少。最具欺骗行为的灵长动物包括:猕猴,大猩猩,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等,它们的大脑新皮层也相对更大。

      不过,目前还不清楚那些灵长类动物是否对它们的欺骗行为有所意识。它们也许并没有欺骗的概念,它们只是从经验中感受到这种行为能给它们带来它们所想要的结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