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大陆98%的面积被平均厚度达2450米的冰盖覆盖。冰穹A是冰盖上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目的 继南极的长城站和中山站之后,我国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在南极内陆地区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于2004年10月25日启程的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中,我国将实施从中山站到冰穹A内陆冰盖考察计划。这个计划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今后在南极内陆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做准备,并通过考察建立中山站-冰穹A气候环境监测系统,全面完成国际横穿南极计划中由我国承担的中山站至冰穹A断面考察任务。 本次考察中,我国科学家的目标是到达冰穹A最高点,在冰穹A顶点建立临时科学观测站,开展长期气候环境监测,进行冰雷达、高精度GPS、综合气象观测等,并钻取150米到200米的冰芯,进行内陆站选址调查。 价值 从科学考察价值来看,南极一共有4个主要点: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目前美国已在“南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法国在“南极磁点”建立了迪蒙·迪维尔站;前苏联在“南极冰点”测到了-89℃的全球最低气温,建立了东方站;现在,南极仅剩下海拔4083米冰穹A最高点,国际上迄今尚未直接从地面进入该点展开过系统的科学考察活动。 特点 与国外已开展工作的冰穹F等地点相比,冰穹A地区直接接受来自地球平流层大气的沉积,这里的冰盖是原始堆积形成的,储存着全球的气候和大气环境信息。冰穹A地区也是南极冷源的中心区,可望获得近期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资料,是地球气候环境动力系统中的最重要驱动源,是现代地球气候环境动力学本底观测的最理想区域,在这里能够观测到在地球其他地区无法观测到的代表全球特征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与特殊的自然现象。因此,冰穹A作为南极冰盖冰芯钻探仅存的最后一个理想地点和世界上雪冰现代气候环境观测、大气与气象观测等独一无二的“科学观测站”,在科学上的意义是地球上其他任何科学观测站所无法代替的。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广泛受到铅污染。在远离人口居住区,如南极,尽管铅的污染量很小,但仍然明显高于地球自身环境的天然含铅水平。自从无铅汽油的引进和使用以来,已经发现南极雪层中的含铅量有所下降,但仍需更多的观测资料来证实这一减少趋势是否仍在持续。 此外,分析铅的同位素(204~208)含量的比值,有助于发现铅进入大气的释放源,从而掌握铅的污染来源。 回放 中山站至冰穹A的断面考察计划的构想,可以追溯到1988年原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南极考察12年规划》。规划中提出要在1990年开展长距离内陆考察。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1991年前后,我国开始组织草拟“大断面计划”即“中山站-南极点断面”(MZPE)的构想建议。在1992年22届SCAR大会(巴里洛切,阿根廷)上,确定了对南极17个冰雪断面的国际合作考察计划,人类试图从南极原始冰盖里获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信息。 在确定的17个冰雪断面里有一条主断面,东侧从南极半岛到南极点,美国人承担这一段的考察任务。西侧从中山站到冰穹A,再到南极点,这一段与中国预备进行的考察区域不谋而合,因此,中国承担了考察任务。目前,美国已经完成了主断面西侧的考察任务。 中国从1996年~2001年间,曾4次挺进冰穹A,成功组织实施了4次中山站-冰穹A的内陆冰盖考察,建立了从中山站-冰穹A1100公里的冰川学考察断面,取得了许多珍贵的雪冰样品和观测资料。 首次是钱嵩林带领的冰盖队,受到设备的限制,他们只前进了80公里。之后是秦为稼带领的冰盖队,他们挺进了200公里。然后是李院生带领的三次队和四次队,分别挺进了500公里和1180公里。 2002年,第五次冰盖队主要是以采样为主,深入冰盖200公里。这几次行动为我国独立组织南极内陆冰盖野外考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