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0一1992年期间,国际上发射了多颗极轨气象卫星,包括美国的NOAA系列后继卫星、欧空局MOP系列后继卫星和海洋卫星等,如欧空局欧洲遥感卫星ERS-Ⅰ、美法合作的海洋地形试验卫星TOPEX/POSEIDON等。在此期间, 中国也发射了极轨气象卫星FY-Ⅰ(A—B)。预计今后3年内国际上至少还将发射4颗海洋卫星,其中美国、欧空局、加拿大、日本将相继各发射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或海洋水色探测卫星。 国际上海洋遥感技术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气象卫星/陆地卫星的海洋应用阶段;第二阶段是海洋卫星应用阶段。后一个阶段是美国于1978年发射的海洋卫星SEASAT—A而开创的。目前,中国海洋遥感技术仍处于第一阶段,即气象卫星/陆地卫星的海洋应用阶段,为了步入第二个阶段,中国海洋遥感学者在最近3年中作了一些试验研究。由于中国气象卫星——风云系列(FY-IA、FY-IB)卫星上有2-4个海洋通道用于观测海洋水色等要素,因此,国家海洋局在北京、杭州、天津等3个城市建立了气象卫星地面接收应用系统 气象卫星北京地面应用系统 国家海洋局在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内建立了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接收美国NOAA系列极轨卫星和日本CMS系列静止卫星的数据,并于1992年11月投入试运行。目前该系统可提供云图和海冰图。该系统硬设备和系统级软件是从美国CDC公司引进,主机采用Cyber932-Ⅱ图像处理器是基于AST486和AST386微型计算机上,加接图像处理ImageⅡ280和MVP—AT来实现。接收系统设备有NOAA卫星接收系统和CMS接收系统。该系统中主机与多台微机之间数据交换采用本地计算机网络—Ethernet网。 气象卫星杭州地面应用系统 国家海洋局在杭州建成了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该系统可以接收来自美国NOAA系列卫星和中国FY—1系列卫星数据。其中接收站包括抛物面天线、接收机、位/帧同步器、实时监视器以及数据预处理系统等,且于1993年5月通过了局级验收。该系统建成后,主要用于海洋水少还将发射4颗海洋卫星,其中美国、欧空局、加拿大、日本将相继各发射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或海洋水色探测卫星。 国际上海洋遥感技术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气象卫星/陆地卫星的海洋应用阶段;第二阶段是海洋卫星应用阶段。后一个阶段是美国于1978年发射的海洋卫星SEASAT—A而开创的。目前,中国海洋遥感技术仍处于第一阶段,即气象卫星/陆地卫星的海洋应用阶段,为了步入第二个阶段,中国海洋遥感学者在最近3年中作了一些试验研究。 气象卫星是为气象探测设计的,有些气象要素探测对海况预报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昼夜云图及其派生产品,此外气象卫星还可用于海面温度和海冰监测,以及与海洋温度相伴随的海洋现象的探测,如黑潮流系探测。 气象卫星天津地面应用系统 国家海洋局于1992年开始在天津筹建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至今接收站已初步建成。该系统可以兼容接收美国NO从系列卫星和中国FY—1系列兼极轨气象卫星的数据,主要用于获取中国海洋气象资料和近海海洋环境资料,并经过处理后制作成1A或1B格式的CCT,向中国外用户和通讯交换网提供标准格式磁带产品。此外,待该系统完全建成后,还将具备一定制作和存储数据和图像产品的能力,继而向中国外用户提供处理后的气象与海洋遥感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