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海流通常指海水朝一个方向(水平或垂直)经常不断的流动现象,发生在大洋里的海流又称为洋流,像海洋中一条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深度和流速的河,故海流有“海洋中的河流”的称号。 海流宽度一般在几十海里到几百海里之间,其长度可达几千海里,流速通常每小时只有1-2海里,最快可达4-5海里。世界上著名的海流有墨西哥湾流,太平洋里的黑潮、赤道流,北大西洋海流等,它们是一种气势磅礴的海水流动。 海流的成因比较复杂:由海风引起的风海流;由海水密度差异引起的密度流;由海面倾斜引起的倾斜流;此外还有由于一处海水补充另一处海水流失而引起的补偿流等。而且根据水温的高低,还可以把海流分为暖流和寒流。然而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要高,只是相对于流经海区的海水温度而言。 风吹起浪,水动成流。风海流主要是由稳定的盛行风引起的。风推动着海水向前移动。海水一旦流动起来,就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海水之间摩擦力的影响,使流向发生偏转,与风向形成了一个角度,用一个形象的图来表示一下,就象是风扇的扇页边缘的弧线一样。在南北半球,作用力正好相反。在北半球,表层海流的流向偏于风向之右;在南半球偏于风向之左。在赤道处分别形成了宽达百公里的南、北赤道流,两者之间为赤道逆流。 在太平洋里,北赤道流碰到亚洲大陆外沿的菲律宾群岛后,转向北上,这就是被誉为“黑潮”的强大暖流。在北上途中受地球偏向力作用越往北越偏离亚洲大陆,来到了西风漂流带,被西风推向东去,或为北太平洋流。当它再遇到北美大陆时,就兵分两路,一支北上,另一支顺势南下,人们将其称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尔后,它们又汇入了北赤道流。至此,就构成了北太平洋的主要环流。 同样,南赤道流南下,在大洋洲东边海面上形成东澳大利亚海流,顺着新西兰的两岸,然后汇入南太平洋的西风漂流,直扑南美洲的两岸。寒冷的西风漂流,一支沿陆地北上,成为秘鲁海流,并与南赤道流汇合,构成了南太平洋环流;另一支则从南美的合恩角以南进入太平洋。 在大西洋,墨西哥湾流和北大西洋海流是两支相连的最大的海流,其水量在某些地方相当于亚马逊河流量的13倍。它们以每小时1-2海里的流速横贯大西洋,从冰岛和大不列颠中间通过,最后进入北冰洋。 在印度洋,海流的变化主要受季风的支配,称为“季风流”。在北印度洋,每年冬季10月份至次年3-4月份,在东北季风作用下海水向西和西南方向流动,沿着索马里海岸而下,与南赤道流的北分支汇合,并转向东形成赤道逆流,至此构成了东北季风环流。在5-9月份,海面盛行西南季风流,此时,南赤道流海水在非洲海岸堆积形成一股倾斜的索马里海流,向东、北方向流动,再转向东,汇入西南季风流中,这时,赤道逆流与西南季风流汇合,这就是西南季风环流。这两个季风环流随着季节的变换而替换发生。 以上是风海流的情形。由于密度不同而形成的海流涉及的深度较大,流径范围也很广,可达几千海里,有“海流巨人”之称。还有其他海流,倾斜流和补偿流等。它们的能量归根结底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除表层海流外,深层海水中还有一种潜流,它的去向可能正好与表层海流相反,同表层海流一样,深海潜流也包含着巨大的动能。另外还有垂直的海洋大环流。现在人们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海洋深层环流模式,整个海洋分为五层:表、上、中、深、底层,表层海流主要是因风吹起来的,上层和中层海流则分别由亚热带辐聚和南极辐聚的海水下沉形成的;深层海流则分别是由大西洋挪威海内的海水下沉形成的;底层流则是由南极威德尔海形成的。各层海流有各自的运动形成;但首尾相连,且循环不绝,构成了世界大洋环流。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