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黄鲫(鯷科)Setipinna taty [地方名]麻口前、毛口国、黄鰶、鸡毛鰳、黄雀、赤鼻、黄尖子、白赤、茫口、簿鲫、薄口、油扣、烤子鱼。 [形态特征]体扁薄,背缘稍隆起,一般体长15厘米,体重20一30克。头短小、眼小。吻突出,口裂大而倾斜。上颌稍长于下颌,两颌、犁骨、腭骨和舌上均有细牙、体被薄圆鳞,易脱落,腹缘有棱鳞,无侧线、胸绩上部有一鳍条延长为丝状,背鳍前方有一小刺,臀鳍长,尾鳍叉形,不与臀鳍相连。吻和头侧中部呈淡*,体背是青绿色,体侧为银白色。背络、胸鳍和尾鳍均为*,臀鳍浅*。 [产地、产季]分布干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均产之,日常年可捕获,以春秋两季为旺汛,产量集中。 [经济价值]产量较大,其个体小而肉薄,味鲜美,但刺多,含脂肪高,鲜食以干炸或干煎食用最佳,且宜于加工成干制品,在春季的晒干品为白色,秋季的晒干制品呈淡*。其咸干品的回食用方法也多以油煎或火烤,所以南方各地又称黄鲫为烤子鱼。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