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台灣地區特有種;體呈橢圓而側扁,口小,下頜突出,側線不明顯;身體灰綠色,體側有10條藍綠色橫帶,橫帶為紅色。頭部由吻端至鰓蓋有一藍黑色紋,鰓蓋後上方有一暗綠色圓斑。雄魚叉形尾,雌魚凹形尾;常見體型5公分,最大體型8公分以上。 主要棲息於河溝、池沼等水草茂盛之靜水域,性好鬥,具迷器之輔助呼吸器官,可生存於低溶氧水域。嗜食水生昆蟲的幼蟲與蜉蝣動物,具有控制孑孓或其他有害昆蟲幼蟲的能力。繁殖期間雄魚先在水面口吐泡沫築巢,雌魚將卵產於泡巢中,雄魚有保護幼魚的行為。 台灣斗魚過去曾廣泛分佈於全省各地,由於近年農藥及除草劑普遍使用,使得分佈變成極小區域,野外族群數量明顯稀少。為登記有案的保育類魚種;近年已有如台北縣水產種苗繁殖場及民間團體成功繁殖,並提供各級學校養殖於校內池塘作為教學使用。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