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漫话鲟鱼
  • 最奇特的婚姻鱼
  • 古化石海龟一亿年
  • 啃噬同族以生存
  • 珍稀海鱼
  • 大西洋海底发现不同寻常新生命形式
  • 鱼类聪明知多少
  • 海洋鱼医
  • 它个体硕大
  • 鱼类的皮肤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海洋世界

    珍稀黄唇鱼频现南澳海域

      这次在南澳海域自撞渔网被误捕的黄唇鱼多为10公斤左右的个体,最小的体重只有7公斤,最大者体重达18公斤,大多被流刺网缠获,个别为底拖网捕获。就连过去从未捕得这种刁钻鱼类的浮拖作业以及内湾定置网这次都有误捕记录。有关专家根据这些黄唇鱼生长期、群体结构等方面的情况分析,认为现身南澳海域的黄唇鱼种群可观,具有一定的生长密度。如果保护得当,无论是安居于当地海域,还是按习性洄游,将有望达到可持续生长的密度,也为开展黄唇鱼的人工驯养、繁殖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许国 杨映乔)

    《中国海洋报》2005-03-08


    相关链接

    黄唇鱼

      骨鱼纲鲈形同石首鱼科。系近海暖温性稀有底层鱼类。

      黄唇鱼是中国的特有鱼种,体长、侧扁,尾柄细长、吻突出,头部被圆鳞、体被银元般栉鳞,体背侧棕灰带橙-,腹侧灰白,胸鳍腋下有一黑斑;眼似铜铃,上侧位;口端位,斜裂;牙细小,上额外行牙和下额内行牙扩大;背鳍连续;臀鳍第二鳍棘粗长,尾鳍楔形。为名贵珍稀鱼类。

      据老渔民介绍说,黄唇鱼在解放前,温州沿海各地常有捕捞,视为上等大补品,尤其是鱼膘(俗称“鱼胶”)甚为珍贵,素有“贵如黄金”之说。黄唇鱼虽体似黄鱼,但鱼鳔形状特殊,呈圆筒型,前端宽平,由两侧各伸出一把细长,约与鳔等长的侧管(俗称胡须)向后深人体壁肌肉层内,鳔侧无侧肢。其鱼鳔上部粘有肥厚的胶原蛋白;以金-,鲜艳有光泽和鼓状波纹为上品。鱼胶的特殊功效滋补肝肾功能,赛如高丽(参),止血甚佳,尤对孕妇产后血崩等有药到病除之效。故从前一般渔村若捕到黄唇鱼、举村庆贺,分而食之。并将鱼鳔晒干,珍藏,以供产妇出血时之急用,可见民风淳朴之一斑。据说,洞头县北沙乡于1957年捕获一条130市斤的黄唇鱼,渔民将鳔取出风干后,呈寄北京献给伟大领袖毛泽东。而中央办公厅将其完壁归赵,并复信表示感谢。

      黄唇鱼主要产区在广东沿海与闽南渔场。栖息于近海水深50~60米海区,幼鱼栖息于河口及其附近沿岸,一般体长为1~1.5米,大者可达50公斤以上。该鱼以虾、蟹等甲壳类及小鱼为食。喜逆流浑水,厌强光;3~6月向沿岸洄游,产卵繁殖。在此期间,由于其鳔内空气振动在水下传出媚媚动听的声响,时强时弱,且有音乐之旋律,100米周围海区可闻其声。以往,温州洞头、南、北麂渔场及瓯江河口段也时有捕捞。

      据了解:吃过黄甘鱼的现仍不乏其人,几位从事捕捞30余年的老渔民与老水产说起黄唇鱼的味道,均认为口感极一般,其肉呈瓣状,较粗糙,远不如大黄鱼鲜美。据瑞安市一老局长说:五六十年代黄唇鱼鳔也不十分稀罕,每市斤收购价为96元,与当时一两黄金等价。年收购量约10余斤,且由中药铺作为高档补品(中药材)出售。就医用价值而言,无非与鱼胶一样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据分析,500克含蛋白质442克,脂肪l克,钙250毫克,磷145毫克,铁13毫克。中医认为:有扶正固本、大补真元、强身健体之药效,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可用于治疗结核、风湿性心脏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脉管炎、神经衰弱、妇女经亏等症,且对防治过敏性出血紫斑病、肾亏腰痛、食道癌也有一定的疗效。

      一些老渔民还说,取黄唇鱼鳔还十分讲究技巧,要慢慢地剥离,千万不能把鱼鳔两侧的两根“胡须”弄断,否则,就卖不到好价钱。

      至于现行鱼鳔价如何,便难说了,若以“贵如黄金”之论,按黄金现价每克130元计,一斤黄金约6.5万元,一条百斤重的黄唇鱼,取鲜胶约3市斤,晒干约500克,那么一条鱼值几万元钱。如作为学术研究来说,就应作别论。君不知,称为海中“活化石”的鸚鵡螺、一个价值10万元,有人不识宝,闹出一口吃掉10万元的新闻来。

      此外,民间流传说:黄唇鱼肝有毒,故弃而不食。平阳县水产局一位干部于70年代曾大胆尝试,食后一二天内,脸部正常。第三天后脸部开始脱皮,成了大花脸,一星期后,旧皮脱尽,长出新皮肤,如青春焕发,身体健壮,吃过黄唇鱼胶的人都说,吃时要适量,每次食10克左右,多食会像醉酒一样,昏昏欲睡,据说有食过量者昏睡三天三夜才醒。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