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使用多钩长线,使得这种海龟的数量相对高一些,即便如此海龟的数量还是以无法恢复的速率减少着。
近期,来自法国斯特拉斯堡市近郊的路易斯·巴斯德大学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小组——环境学院法属圭亚那分院以及位于雷蒙的卫星地面接收公司(CLS),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总结了迄今为止的在大西洋上追踪棱皮龟的工作。这一研究小组专门利用卫星系统进行搜索、数据采集以及地形观测等工作。
太平洋棱皮海龟有一个很窄的迁移走廊。研究人员希望大西洋的棱皮海龟也是如此,这样在这些区域就可以限制捕鱼活动了。
从1999年开始,每个海龟都受到了CLS公司的“南船座”卫星系统的追踪,这一系统通过发射无线电波可以以最大150米的精确度追踪全世界的海龟。目前,六个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的太空船携带着“南船座”的接收器,从而使海龟的迁徒路线通过欧洲航天局的地球资源卫星ERS-2和另一个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人造卫星TOPEX-Poseidon上的雷达高度计获得的不规则的海图拼接起来了。
ERS-2,和它的继任者Envisat一样,装备有雷达高度计的卫星信号筛选部分。它通过每秒几千次地发射雷达波来极其精确地测量海平面的高度。通过这种监测器发现的高度异常通常表明了洋流和漩涡的存在:暖洋流通常比冷洋流高一米。通过综合多重雷达高度计测量的结果,比任何从宇宙飞船能够获得的数据更新频率更高更精确。例如,目前ERS-2的全球监测任务己经完成,从Envisat's
RA-2获得的数据正在与来自法国和美国联合发射的Jason卫星以及美国海军的GFO数据相结合。
“高度数据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有帮助,因为我们可以检查海龟逆洋流的运动轨迹,我们发现其旅程与洋流有相当程度的关系。”,CLS公司的人造卫星海洋部主任菲利普·加斯帕先生这样说。
与太平洋的同类不同,大西洋的棱皮海龟并没有一个固定狭窄的迁移通道,而是分散开来的——开始,它们几乎是直线地向北方或者向赤道迁移,逆向通过洋流,然后一部分到达距西非海岸500千米的地方,另一部分则靠近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
“然后这些海龟或者到达墨西哥湾,或者到达赤道地区,然后迁移速度减缓,向着洋流系统最大截面游动,因为那里有丰富地海洋生物。”不幸的是捕鱼船队因为同样的原因也向这里开来,从而使这些海龟处在危险之中。这一发现意味着限制大西洋捕鱼区域不可能对减少海龟的捕捞有重大影响。人们不得不考虑其他方法,例如对海龟无伤害的传动装置以及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发明的由世界野生动植物基金会认可的鱼钩。
同时,棱皮海龟的追踪工作还在进行着。加斯帕先生说:“我们现在考虑的是海龟在其行程中的速度问题。通过‘南船座’系统接收器获得其总速度,然后减去洋流的速度,我们就可以获得海龟的迁移速度。这项工作以前从未进行过,它应该可以为我们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使我们了解其整个迁移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法国的学校已经开展了被称为“阿尔戈英雄”的海洋学教育计划,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加有关项目,利用MERCATOR模型的输出数据分析海龟的运动,这一模型目前巳经覆盖了北大西洋和赤道大西洋,并且以交互方式输入雷达高度计数器。
相关知识链接
世界上现存的海龟有2科(海龟科和棱皮龟科)5属7种。属海龟科的有绿海龟、玳瑁、平背绿海龟、大西洋丽龟、太平洋丽龟6个种;属棱皮龟科的只有1个种,即棱皮龟。海龟为海洋洄游性动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洋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在中国沿海分布的海龟有2科5属5种:绿海龟、现清、太平洋丽电和棱皮龟。棱皮电是海龟类中最大的一种,体长可达2米多,体重一般为300千克,最大的可达到800多千克。
海龟在我国的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南海,产卵场地只分布在南海沿岸和岛屿,南海拥有我国90%以上的海龟资源。在种类上,又主要以绿海龟为主,占85%以上,其他种类已极为稀少。在我国海域分布的海龟种群,其洄游路线和栖息规律目前还未做过深入调查和研究。1974年7月在海南省八所海域曾捕获一头体重350千克的棱皮龟,龟体上有英国海洋生物研究所的放流标志牌,可见海龟的洄游距离之遥远。
(撰文/小鱼儿)
——摘自《海洋世界》2004、11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