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卫星跟踪海龟迁徙路线
  • 两栖动物的危机
  • 深海生物难逃气候影响
  • 到2005年的生物灭绝
  • 海洋保护组织
  • 渥太华投入3000万美元恢复大西洋鲑鱼资源
  • 一些国际组织认为
  • 海水升温导致北海多种海鸟死亡
  • 海洋新生境
  • 鲸鲨双霸谁主沉浮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海洋世界

    阳光永远无法照到的怪物海沟

    头,能悄无声息地“游”在所有海洋生物身边,捕捉它们在水里最真实生动的一面。潜航器上还装备了巨大的水底探照灯,灯光完全模拟太阳光,这样可以保证科学家们在屏幕上看到的生物和他们在自然光下看到的完全一样。

    捕食高手

      怪物海沟和地球上其他地方的海域是如此不同,在那里,终年没有阳光、氧气非常稀薄、水压巨大、没有任何海洋植物,生存条件相当恶劣,生物对此作出各种适应,最终的结果是,这里的海洋生物几乎全部是捕食高手,而它们从形状到习性,奇特性远远超出了所有科学家的想像。

      在这里,各种形式的海洋生物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有鱼类、贝壳类、软体动物、蠕虫、珊瑚,还有无数种类的细菌从海沟最底部的海水里渗透出来。

      在水面下200米到700米,是海洋生物最集中的地方。由罗宾逊教授带领的“怪物海沟水族研究委员会”已经用了4年时间在怪物海沟进行科学考察,但是直到今天,他们仍经常有新发现。

      罗宾逊教授的最爱是一只栉水母。它和所有的水母一样是捕食性动物,但是它的本身却像肥皂泡一样脆弱,若隐若现地游在海里,像个幽灵一样。在它的外皮上有很多闪亮的小点,使它看上去像12月夜晚的圣诞树一样美丽。有些种类的栉水母身后飘逸着长而拖曳的触角,仿佛是鸟尾上的羽毛,又好像是厥草刚刚舒展的绒毛。

      他们偶尔还能看到彻底利用了这片广大栖息地的动物,例如仿佛绳索的管水母。管水母是透明无色的,看上去不过是钟状的头连着一串胃和触角。每个胃会利用触角自行觅食。在强劲的海流中,绳索状的管水母想要定位似乎是件困难的事情,但是它在这方面有突出天赋。无论海流的强度和方向怎样,管水母总像一根长长的钓鱼线一样垂直“立”在水中。触角看不出有什么大动作,就已经捉住不幸游过的小鱼小虾,然后直接送进某个相连的胃里。它非常长,看不到顶端,因此罗宾逊教授让“鲨鱼号”随着它的身体前进,屏幕上不断显示的是它的胃和触角,一个接一个,似乎没有尽头,似乎又有点邪恶。最后,教授统计出,这只管水母的长度超过50米,“鲨鱼号”花了5分钟时间才游经它的整个身体。

      也有坐地捕食的生物。有一种橘色的海葵(flytrapanemone)就是守株待兔的高手。这种海葵居住在海面以下大约1600米的地方,平时一动不动,就在暗处等待着食物自动游进它那大大张开的胃室里。而更多的是勤劳经营的捕食着。在怪物通沟里有一种“巨大”的蠕虫,名叫BathochordaeusCharon,尽管名字很长,其实它的体形就和一只蝌蚪差不多。它的腺体能分泌出胶质的丝状物质,它将胶丝织成一个网,自己坐在网的中间充当肥美诱饵。如此可以黏住游过的微生物,其原理就和陆地上的蜘蛛织网诱捕昆虫一样。“鲨鱼号”曾经观察到这样一个“网”,在海底,网的直径超过了2米。在巨大的网的中间,蠕虫还用更细的丝编制了一个过滤器。过滤器可以张合,就像蛾子的翅膀。蠕虫用自己的尾巴不断打水,水经过过滤器以后,能将可以充当食物的内容“截留”。有趣的是,蠕虫分泌的胶丝用久了会失去黏性,每当这个时候,它就抛弃已经生效的网,重新“吐丝结网”。

    逃避捕食的技巧

      很多生物逃避捕食的技巧也相当突出,最经典的恐怕就是“吸血鬼鱿鱼”了。这种奇特的鱿鱼和我们餐桌上的鱿鱼不一样,能耍很多戏法,“嫁祸于人”就是其中之一。科学家很早以前就发现,“吸血鬼鱿鱼”有3个会发光的器官,分布在鳍的底部、眼睛的后方和皮肤上的各处。不过,在怪物海沟的探索过程中,科学家们有新的发现:他们在“吸血鬼鱿鱼”身上又找到了两个发光源,其中一个位于触角的尖端,8个触角都有。受到轻微刺激时,触角就会发出蓝色荧光。当受到强烈刺激时,“吸血鬼鱿鱼”就摆出防御姿态,将所有触角卷曲在头顶。此时,科学家们又发现了新的生物光源:“吸血鬼鱿鱼”的触角尖端会喷出含有发光小粒子的黏液。就像章鱼喷出墨汁混淆捕食者一样,“吸血鬼鱿鱼”在逃避危难时喷出这种发光黏液,如果捕食者接触到这种黏液,就会成为潜伏在附近的其他捕食者的明显目标,自己反而可能丧命。

    知识链接

      海沟是大洋底上比相邻海底深2000米以上的狭长的凹陷,两壁陡峭,它是海底的深渊。海沟多分布在大洋边缘,而且与大陆边缘相对平行。对于海沟,目前科学家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水深超过6000米的长形洼地都可以叫做海沟。另一些人则认为真正的海沟应该与火山弧相伴而生。

      一般来说,海沟的形状多为弧形或者直线形,长150千米到4500千米,宽40千米到120千米,水深在6000米到11000米之间。海沟的两面峭壁大多是不对称的“V”字型,沟坡上部较缓,而下部则较陡峭。平均坡度为5度到7度。偶尔也会遇到45度以上的斜坡。

      海沟主要分布在活动的大陆边缘。世界上最重要的海沟,几乎都聚集在太平洋。世界最深点所在地——马里亚纳海沟,就在太平洋西部。大西洋的波多黎哥海沟和南桑威奇海沟所处位置都是在大洋边缘。

      在地质学上,海沟被认为是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密度较大的海洋板块以30度上下的角度插到大陆板块的下面,两个板块相互摩擦,形成长长的“V”字型凹陷地带。另外,科学家还认识到所有的海沟都与地震有关。环太平洋的地震带都在海沟附近。这是因为海沟区的重力值比正常值要低,它意味着海沟下面的岩石圈被迫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向下沉降。

    (撰文/王晓龙)

      ——摘自《海洋世界》2004、9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