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line-height: 150%"> 鸟儿为什么爱唱歌。一般的解释是鸟儿在择偶时为了吸引异性,或者是为了宣布属于自己的“领地”,虽然不会有很多听众来欣赏这种长时间的-演唱,但它们的歌声却具有许多与人类音乐类似的特征:抑扬顿挫的韵律节奏,悦耳动听的音调旋律,以及变化、重复、多样化等,所有这些都具有人类为之沉迷了数千年之久的音乐之美。罗马诗人、哲学家卢克莱修曾说过,“音乐是鸟儿教会人类的,在人类创造艺术之前是鸟儿教给了人类如何唱歌的。”
生物学家彼得·马尔勒,是研究鸟类歌声的杰出专家之一。在近年的研究中,他认为,鸟类的歌声与其说是语言,不如说是更接近于音乐。他的研究表明,鸟儿的歌声里有着精心排列的声乐模式,与其说它在传达某种特殊的信息,不如说重要的在于音乐本身,这是音乐的表达方式,而不是语言。
马尔勒认为,鸟儿的歌声很有可能是一种情绪的爆发和宣泄,虽然暂时还无法以科学的方法来精确解读与之有关的生物大脑的活动。但是他相信,总有一天我们揭开这个秘密。
抹香鲸个性化的音乐
研究人员曾花了多年的时间,对加那利沿海的抹香鲸发出的那种节奏感很强的、似乎击节而歌的声音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抹香鲸的“歌声”与座头鲸那种奇怪的叫声全然不同。抹香鲸的歌声像是一种轻柔而有节奏的轻轻的拍击声,这种从海底世界传出来的声音会产生一种如潺潺流水般的奇特的音响效果。
近年来,科学家们得出结论,在鲸里面,不同的个体似乎有着不同的发声模式,这似乎意味着,它们即兴重复的“演唱”并不是如先前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只是简单地用于回声定位,很可能是以独特的歌声在鲸群体里确定各自的身份。
在鲸群交互重叠的韵律里,人耳是很难分辨出它们的各别的“歌声”来的,这很像西方的观众第一次欣赏西非鼓手的大合奏。在西方听众耳朵里听来,很难想像在这样混杂的大合奏中,每一个参加演奏的鼓手还能保持具有个人特色的韵律。
西非鼓手解读巨鲸歌声之谜
因此,研究人员想出了一个主意,他们请来塞内加尔的鼓手罗斯来帮助他们破解这个谜。在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束手无策的情况下,罗斯却能够在那一片纷乱的快速节拍中分辨出各自不同的韵律来。经罗斯认定,鲸的大合唱虽然各唱各的调,但是它们却是有组织的,都围绕着一个单一的主韵律,而他认为“演奏”主调的恐怕就是这群鲸中的“头领”,它们的这种“演唱”方式与大型的鼓手大合奏的组织结构方式相去不远。
靠着罗斯的帮助,以及普通的声谱分析仪器,科学家得出结论,每头鲸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拍韵律,这一结论是以前的研究中都没有发现过的。据他们猜测,每一独特的韵律都代表了每一头鲸独有的声波标记,科学家将其命名为“韵律身份认定法”(简称为RIME),人们在抹香鲸群体中的每一头雄鲸身上都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
音乐是沟通人与自然的桥梁
这些动物互相之间到底想说些什么呢?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毕竟我们人类对于这种生活在水底下的庞然大物的生活知道得太少了,它们的生活离我们是那么遥远。虽然科学家对它们的研究和了解才只是刚开始,但科学需要想像,需要假设,我们可以想像也许这些动物的叫声只是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行为,只是一种乐趣而已。也许对于有着不同神经系统和生理特征的不同的生命形式来说,音乐是其共同拥有的东西。
音乐也许就存在于大自然中,音乐家们对这种可能性心醉神迷,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人类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就更显其重要性了。过去的几年里,美国亚特兰大的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里,一位名叫彼得·加伯利尔的研究人员与一头有着长期语言学习经历的名叫凯兹的倭黑猩猩一起演奏音乐。
凯兹会在琴键上奏出音乐来,而加伯利尔和其他乐队成员则在观察室里给它配乐(他们之所以要在另外的房间里,是因为凯兹几天前曾咬伤了一位训练人员,看来不同生物之间的交流不能排除一定的危险性)。音乐的气氛伤感而美妙动人,凯兹在琴键上尝试着,愉快而若有所思地欣赏着流淌出来的乐符。它似乎在认真地倾听,弹奏出来的音符相当正确。
人与猩猩合奏的这种即席音乐会在科学研究上有着什么样的价值呢?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在人与动物的交流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除了更容易测试的简单的语言之外,为什么不尝试一下更富于想像力更奥妙的音乐领域呢?试着去倾听大自然中万物的音乐,虽然我们还不能完全理解它,但是音乐却是一种更容易相通共东西。比如,两个说着不同语言的音乐家不需要语言的交流就能在一起合作演奏出最美妙的音乐,而我们也能欣赏人类社会不同文化的音乐。
虽然音乐无法用语言来解释,但是它能表达人类深刻而重要的情感:人类不能没有音乐,而去发现鸟类、鲸类以及其他动物的音乐世界,我们人类就能更加接近自然,了解自然。
《海洋世界》2004年第10期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