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洋鱼类中,有这么一种鱼,它身上长满了美丽的花纹,绮丽多彩,使人眼花缭乱,犹如衣冠漂亮的古代帝王,它就是举世闻名的皇帝鱼。其实这种鱼的学名叫“竖纹囊鲷”,它不仅体纹漂亮,而且还会经常发生变化。 皇帝鱼的稚鱼,全身呈青色,生有白色的漩涡花纹,所以也称为漩涡鱼。随着身体的发育成长,稚鱼身体上的漩涡状花纹逐渐变成大约15条美丽夺目的黄色竖纹,并且一反稚鱼时期顽皮爱游玩的习性变得举止端庄起来。 由于皇帝鱼的稚鱼与成鱼的体纹截然不同,鱼类学家们过去曾经认为它们是两种不同的鱼,在文献上也是分别记载的。 那么,为什么它们的体纹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因为皇帝鱼稚鱼栖息环境与成鱼有所不同。这种鱼生活在暖海珊瑚礁水域,它们身上的花纹,是适应环境,躲避敌害的一种保护性色彩。 弄巧成拙的鱼 南海有一种针河豚,一般俗称针鸡泡。它的身体与普通的河豚差不多,也能吞进空气,使气体胀得像个气球,它的整个皮肤外面,长满很多直立的刺,同刺猥一样。针河豚这些针状的刺,是它惟一的防御武器,使敌害望而生畏。传说古人曾用针河豚的皮做成整套战装,在当时的战场上发挥了很大的威力。 这种鱼根据针的长短与能否摆动,又可分为长针鲀、短针鲀和固针鲀等。这类鱼的内脏含有毒素,尤以生殖腺和肝、脏为最,食后会中毒,严重者会死亡。 有趣的是,这种鱼有一套逗弄敌害的本领,如有敌害胆敢冒犯,针河豚便急吞几口空气或水,将肚子鼓得大大的,使全身的刺根根竖起。这种自卫方式的确吓住了不少敌害。可是,它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它得意忘形之时,却往往被有经验的渔民从海面轻易捞获,成了“俘虏”,故有人把针河豚称为“弄巧成拙的鱼”是有一定道理的。 目前,对于针河豚的肚子膨胀的原因,鱼类学家还没有得到一致的解释。有些人的意见是,当针河豚受到敌害攻击时,它会突然鼓起肚皮,目的是威胁对方,主要起御敌作用;也有些人认为,针河豚吸足空气后,它的体重大大减轻,腹部便能向上浮起,可以任凭风吹浪打,到处漂泊,周游觅食;还有些人解释为,当退潮针河豚来不及撤退时,偶被遗留在沙滩上,为了解决呼吸的困难,便吸进大量空气,补充氧气的不足,以求生存。 总之,说法不一,各有各的道理。不过,看来以针河豚膨胀出于自卫的说法,比较令人信服。因为它膨胀肚皮,竖起针刺,即使最凶恶的敌害也难于将它吞下。 针河豚的皮性咸、平。若将鱼皮剥下晒干,用水煮软后去刺,然后再加水煮食,能治尿毒症。 懒惰成性的鱼 在鱼类中哪些鱼属大型鱼呢?鲨类是大家所熟悉的,除了鲨鱼类外就要算翻车鱼了。翻车鱼体长2米-3米,重1000公斤,是热带、亚热带与温带的海洋性鱼类。 翻车鱼的体形很特殊,侧扁而近于卵形,看起来好像被切去了尾部而只剩下一个头似的,所以国外有人称为“头鱼”。翻车鱼的背鳍与臂鳍遥遥相对,与尾鳍连在一起。尾鳍亦很古怪,像一条薄片状的波浪式花边,镶在体的末端。胸鳍位高,缺腹鳍。 翻车鱼平时总是懒洋洋地躺在海面上漂泊晒太阳,所以西欧人给它取名“太阳鱼”。有趣的是,在前苏联则称它为“月亮鱼”。这是怎么回事呢?据说由于翻车鱼在夜间身体上会放射一种类似月光的光彩(因身体表面附有夜光虫之故),故得此名。 翻车鱼口小,喜吃浮游动物、甲壳类与软体动物的头足类,但亦曾在其胃中发现过小鱼。饱腹后它便平卧海面一动不动地随波逐流,不知道的人还误以为它已死了。渔民就是利用它的这个特性,不声不响地将船靠近,用鱼叉捕获它的。 翻车鱼不但以体大与性懒著称,而且又是产卵最多的鱼类之一,一次能产3亿粒浮性卵。这种鱼在各个不同的发育阶段,身体有所变化。孵化后的小鱼过海底生活,以后转为漂泊生活;成为小鱼后曾长出长刺,而随后又消失;小时失去了正常的叉形尾鳍,而后重新长出古怪的花边尾鳍。 翻车鱼的肉可食,但味不佳。体内有软骨,可食,也可作为制明膏的原料。此外,肝与脂肪可制油。由肝油制成的药,外涂专治刀伤,效果良好。 由于翻车鱼的生态情况人们还不清楚,故在养殖池中不易饲养,极易死亡。据报道,日本一家水族馆,将捕自海中的翻车鱼饲养了427天,打破了有史以来人工饲养翻车鱼的最长纪录。 自私的隐鱼 在海洋里,我们可以发现不少动物多种多样的借宿趣事。有一种生活在海里的隐鱼,它有钻入海参体腔内的奇特习性。当隐鱼想钻进海参体内时,它总是先用头部探索海参的肛门,接着把尾巴弯曲地从肛门插入,然后伸直鱼体,慢慢地向后倒退,一直到完全进入海参的体内为止。 海洋生物学者在进行海参资源调查时,曾发现在西沙群岛的个体肥大的梅花参的体腔内寄居着一种候木潜鱼,绿刺参体内寄居着一种潜鱼。这些小鱼日间隐居在海参体腔里安然地睡大觉,到了夜间才钻出来找小虾等甲壳类动物充饥,捕食后又返回安乐窝,慢慢地细嚼缓咽,所以人们叫它隐鱼。而可怜的海参,不但得不到一点好处,而且内脏器官还有遭到损伤的危险。人们在研究这个稀奇古怪的现象时发现,自私的隐鱼为了贪图自己的舒服,丝毫不顾海参的死活,有时一只海参体腔里钻进六七条隐鱼,把海参的肚子胀得鼓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