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我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获重要进展
  • 研究发现SDTL生命因子新用途
  • 肝细胞生成素等人胎肝来源新基因获创新成果
  • 动物的社会性可能受基因影响
  • 人体免疫也要适度
  • 舞蹈演员的基因与众不同
  • 法发现可杀死癌细胞的免疫细胞
  • 贫瘠土地有望变成良田
  • 英利用DNA技术预测嫌疑犯姓氏
  • 人类能否挑战寿命极限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生命科学

    科学家探明线粒体DNA只通过母系遗传的机制

      新华社东京1月25日电 线粒体DNA一般只通过母系遗传,是人们探索母系遗传的绝佳工具。科学家日前公布的一项研究解释了线粒体DNA拥有这一特性的机制。 

      线粒体是细胞能量储存和供给的场所。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员西村芳树和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说,精子的线粒体DNA在受精后不久分解,导致线粒体DNA只通过母系遗传。 

      科学家此前认为,可能是因为精子的个头比卵子小得多,线粒体的数量也非常有限,导致来自母体的线粒体DNA在遗传中占绝对优势。 

      而西村芳树等人猜测,精子的线粒体DNA容易受紧张情绪的影响而遭到损伤,为了不把质量差的基因遗传给后代,精子的线粒体DNA就自行毁灭了。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用色素给青鳉的精子线粒体DNA染色后进行观察。精子进入成熟阶段,这些线粒体DNA只剩下原来数量的五分之一,而受精后几乎全部消失了。研究人员使用特殊装置将受精后的精子重新取出观察,发现精子的线粒体完好无损,而线粒体里的DNA在受精后1小时左右就分解消失了。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