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30日电 经过连续三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科学家终于在世界上率先解析了线粒体膜蛋白复合物II的精细结构,并填补了线粒体结构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空白。这个与呼吸氧化作用密切相关的膜蛋白复合物的发现,为研究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李氏症等与人类相关的线粒体疾病提供了真实可用的模型。据悉,该项原创研究成果在7月1日出版的国际权威杂志《Cell》(细胞)上完整、系统地发表。这也是25年来大陆科学家的论文首“登”该杂志。
有氧呼吸是高等动物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线粒体作为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是细胞发生有氧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它的功能是通过氧化磷酸化进行能量转换,为细胞活动提供能量。其中,氧化过程由线粒体内膜上的四个呼吸链膜蛋白复合物(简称复合物I、II、III和IV)来完成。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这四个复合物的结构解析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虽然国际上很多研究小组都在努力,但只有美国、日本的科学家分别解析了线粒体膜蛋白复合物III和复合物IV的晶体结构,其他迄今还是个谜。
三年前,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饶子和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