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专家发现头发变白机理
  • 美找到癌细胞识别新标记
  • 人类的利他行为与基因有关
  • 俄用脑干细胞治愈伤眼
  • 我科学家发现一条羊驼基因
  • 俄罗斯科研人员:人体乳腺癌病毒源自老鼠
  • Y染色体中发现新大陆
  • 美国科学家发现:人类1/3基因由小RNA调控
  • 中关村国际生命医疗园建设全面启动
  • 日发现诱发糖尿病的蛋白质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生命科学

    首个杂交夏大豆问世

      本报讯 新年伊始,安徽省农科院宣布,被命名为“杂优豆1号”的世界第一个杂交夏大豆,在该院选育成功,已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89年,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张磊研究员等在众多栽培大豆种间杂交组合中,发现大豆雄性不育系材料。经过反交、测交、连续回交和反复验证转育,于1997年育成世界第一个栽培夏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和同型保持系,同时找到恢复系,实现了“三系”配套。育成的M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成为我国第一个申请并获得农业部授权保护的雄性不育系。“杂优豆1号”在安徽省大豆区试和生产试验中表现为抗病、高抗倒伏、高产稳产等优势,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91.16公斤,比对照增产19.14%,蛋白质含量43.56%,脂肪含量18.96%,商品性好,示范亩产达278.6公斤。对37个杂交组合的研究结果表明,杂交夏大豆在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品质没有下降且略有提高。 

      专家认为,这一杂交组合适于黄淮海及江淮地区作中熟品种种植。我国黄淮海地区每年夏大豆种植面积4000万亩,仅安徽省就有800万亩左右。杂交夏大豆的推广种植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也有重要意义。 

      杂交大豆是继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杂交棉花和杂交小麦之后,我国在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杂交夏大豆是在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