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致癌机制的新线索
  • 癌症治疗步入多靶点时代
  • 抗击癌症需从接种疫苗抓起
  • 肝癌的分子修复途径与癌变
  • 新发现:癌基因翻译效率增加的新机制
  • 测量癌细胞对纳米管的吸收
  • 找到促使癌细胞扩散的基因
  • 抗癌药物筛检新技术
  • 科学家发现RANKL蛋白可召唤癌细胞转移
  • 蔬菜中抑制癌症的成分被确定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生命科学

    中山大学以大黄素合成抗肿瘤化合物

    他们对从天然药材虎杖中分离获得的大黄素(1,6,8-三羟基-3-甲基蒽醌)进行相应的结构改造获得了4种化合物,分别为H-19[1,8-二(二甲氨乙氨基)-3-甲基-6-甲氧基蒽醌]、H-21(1-吡啶乙氨基-3-甲基-6,8-二甲氧基蒽醌)、H-25(1-吡咯烷乙氨基-3-甲基-6,8-二甲氧基蒽醌)、H-28(1-羟丁氨基-3-甲基-6,8-二甲氧基蒽醌)。为了观察这4种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他们以KB和KBv200细胞为对象,采用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细胞毒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OS和线粒体跨膜电位。                 结果发现,4种蒽醌衍生物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KB和KBv200细胞的增殖,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抗肿瘤作用:H-19对KB和KBv200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37微摩尔/升和1.42微摩尔/升;H-21的IC50分别是13.0微摩尔/升和17.9微摩尔/升;H-25的IC50分别是8.5微摩尔/升和11.7微摩尔/升;H-28的IC50分别是7.6微摩尔/升和8.6微摩尔/升,且各药对敏感株KB和相应的MDR细胞KBv200的IC50相近(P>0.05)。用4种药物分别处理两种细胞12小时、24小时、48小时,12小时即能引起ROS的明显增加,24小时达到最大,与48小时引起的ROS增加差异不显著;各药均引起两种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时间依赖性的降低,48小时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达到最大。                 丁岩认为,本实验结果表明这4种化合物能不同程度地抑制KB和KBv200细胞的增殖,H-19>H-28>H-25、H-21,并且它们各自对两种细胞生长抑制的IC50值都很接近,显示它们对敏感株和耐药株的作用差别不大,表明它们对MDR肿瘤细胞仍然有效。结合构效关系分析认为,它们的抗肿瘤活性与其母体结构中1、6、8位引入的基团有关,并且6位的甲氧基取代大黄素6位的羟基可能是它们抑瘤作用强于大黄素的条件之一。其次,它们的1、8位被脂肪氨基对称地取代,细胞毒作用增强,抗癌活性明显提高,但它们的抗MDR肿瘤细胞作用是否也与这种结构有关还有待继续研究。                 关于4种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可能与其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有关。丁岩介绍,现代研究表明,细胞可通过线粒体依赖性凋亡通路发生凋亡:当细胞ROS增加到一定程度,即引起细胞脂质过氧化,从而干扰细胞线粒体的功能,使得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开放,不仅导致跨膜电位崩溃,也使细胞色素C外漏,最终启动Caspase蛋白的级联活化从而引起细胞凋亡。本研究发现,4种大黄素蒽醌衍生物均能增加细胞内ROS,但他们是否通过该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还需相关研究证实。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