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争呢? 任何一个参加过学校运动会的小朋友都会知道,比赛前吃块巧克力可以提高比赛成绩,那些没钱买巧克力的孩子还没跑就已经落后了。研究表明高原训练可以提高血红细胞的数量,那些没有高原又没钱的国家是不是应该提议禁止高原训练?人工合成的激素和兴奋剂禁止起来问题不大,那么如果有一种办法让运动员自身生产“禁药”呢?所谓的“基因疗法”就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最早引起运动员注意的基因疗法是在8年前开始的一项旨在治疗老年肌肉萎缩症的研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H·李·斯维内教授把产生肌肉生长素IGF-I的基因植入老鼠体内,这些老鼠的肌肉体积比对照组增长了15%-30%!这里要特别指出一点:转基因技术不是把IGF-I基因打进老鼠体内就完事了。因为基因只是一小段DNA分子,它本身不起作用,必须被老鼠体内的细胞器“翻译”(生成)成相应的蛋白质(IGF-I)才能起作用。注射进老鼠体内的DNA分子很容易被分解掉,变成普通的核酸(这就是为什么所谓“核酸营养”是一个笑话)而失去作用,科学家因此发明了一种基因载体,靠它把外源基因引入老鼠的染色体中。 斯维内教授选择的载体是一种名为AAV的病毒,这种病毒对人体无害,但却具备所有病毒都有的一种功能:入侵载体细胞,并把自己“整合”进载体的DNA之中。斯维内把IGF-I基因加进AAV病毒基因组中,然后把这种改装了的病毒注射进老鼠的肌肉组织。从此,这只老鼠的体内便源源不断地产生出IGF-I,而且完全是“内源”的。 另外,要想检测出某只老鼠是否接受了转基因,必须对肌肉组织做切片,取出细胞进行DNA分析。可是,很多老鼠(包括人)本身早就有AAV病毒入侵过了,因此即使做了切片也很难确定该老鼠被转过基因。由此可见,这种转基因几乎无法被检测出来。现在这种转基因技术已经进入临床试验,对外宣称的目的当然是治疗肌肉萎缩症。可是,一旦被通过,很难想象运动员们不会染指。到那时,恐怕一大批世界纪录将被打破,100米比赛跑不进8秒恐怕连决赛都进不去了。 那时的奥运会将会实施另一种分级制度,你会听到如下的介绍:“下面进行的是IGF-I3拷贝组,该组运动员体内被转了3个IGF-I拷贝。”这样的奥运会你还会去关心吗?看来未来的奥运会只能设立球类项目了,毕竟球赛不仅需要肌肉,还需要大脑。且慢,刚刚看到一条消息,能让人增加脑容量的“大头基因”也被发现了……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