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成贫瘠的生态结构,更容易遭受农业病虫和灾难的侵害。传统农业不利用杀虫剂,但需要翻耕土地,这同样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如带来水土流失。运用肥料(包括有机肥料)会随水土流失而污染环境,而不运用肥料又会消耗并最终耗竭土壤。运用杀虫剂会影响人的健康,还会把有益的或无害的虫子和害虫一块杀死。进行灌溉会遗留下许多元素,并可能积累下来而损害土壤。低投入农业使用较少的化学物质但需要更多的土地。诸如此类的问题无穷无尽。进行农业活动总会对我们这个星球的环境带来压力。 在未来半个世纪,这种压力将增强。联合国中期议程预计,到2050年地球人口将增加40%多,从现在的63亿增加到89亿。要养活这么多人口及他们的数十亿饥饿的宠物,还要为日益富裕的世界提供其所需要的更加富含蛋白的食品,要求粮食产量增加至少2倍甚至3倍。 “绿色革命”潜力即将用尽 一个大问题是,在今后四五十年间,要尽可能少破坏环境。为此就需要生物技术,需要农业转基因工程。 赫德森研究所全球粮食问题主任丹尼斯·埃弗里指出,绿色革命造成农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在过去40年间,世界粮食产量增加了3倍,由此养活了世界蓬勃增长的人口,现在同样多的土地上养活的人口是过去的2倍。他说,“这是一个英雄史诗般的成就。但是在今后40年我们要做的就困难得多,因为上世纪60年代绿色革命发生时,人均拥有的土地和水资源要比现在多,而且当时的起点非常低,更有增长的潜力。” 丹尼斯·埃弗里指出:“世界文明过去很大程度上一直建立在最好的农田基础上。而且我们已用尽了绝大部分世界最好的农田,绝大部分良田都已施足了肥料,种上了高产作物。绝大部分好的灌溉地点也都利用了。我们不可能还用我们早已在使用的技术再增加粮食产量3倍。” 幸运的是,我们也许能够运用生物转基因技术来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 免耕农业借力转基因 毫无疑问,转基因技术会有风险。许多人担心转基因生物会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一种可能是,转基因作物从农田传播到森林或其他自然区域中而成为环境中的异物,甚至更糟。更大的危害是,转基因植物也许会与邻近的野生植物杂交,从而在自然世界中创造出“超级杂草”,或者其他具有侵略性或破坏性的品种。这种风险是真实存在的,许多人因此都赞成对转基因作物实施某些政府管制。 但被广泛忽视的是,生物技术对环境也可能有好处。以免耕农业为例,这种农业最好需要转基因作物的帮助。人类一直在耕种,以至都忘记了为什么种地时要先耕地。答案非常简单:进行杂草控制。把土地翻转过来可以窒息杂草及其种子,如果不耕地的话,你的田地就会成为杂草园,除非你用除草剂杀死那些杂草。但除草剂不仅昂贵,应用起来也复杂,还会好坏不分一起杀。 90年代,转基因技术使大豆不怕除草剂,因此农民种植时不仅可以免耕土地,而且不需要成分复杂、价格昂贵的化学除草剂。现在1/3的美国大豆都是用这种免耕方法种植的。同样,免耕棉花种植也受到了转基因品种推动。不用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免耕农业也是可能的,但那很困难,代价也巨大,这就是为什么直到现在,免耕农业和生物技术才交互进步。 2001年,一组科学家宣布开发出一种耐盐的转基因西红柿,在含盐量比正常情况下高出几十倍的盐碱地里照样能枝繁叶茂,该技术还可以运用到其他作物上。数千年来,灌溉一直是农业的另一个柱石,但是这也有代价。灌溉水蒸发后,盐分留了下来,日积月累在土壤中就会把田地变成不毛之地。古罗马军团的士兵都知道,要摧毁一个国家的农业,就往它们的土地中撒盐。现在,全世界每年都因盐碱化而损失数千万英亩土地,全世界40%的灌溉地都不同程度地盐碱化了。农业专家们一直在寻求开发出耐盐作物,但基本都不成功。现在转基因耐盐作物的出现可以把受盐碱破坏的大量土地重新变成高产农田。 地球耕地可不再扩张 所有这一切都只是开始,而不是终结。把一英亩田地重新转化成农业用地,或是在已有的一英亩田地上提高2倍产量,等于减少砍伐一英亩森林或开垦一英亩草地来变成农田,这也许是最有益的后果。 1970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现年近90高龄的农学家诺曼·博洛格在曾和其他一些农业经济学家提出了称为“博洛格假设”的思想:绿色革命不仅通过提高现有农田的生产率而拯救了人的生命,而且同样拯救了成万上亿英亩的热带森林和其他生物栖息地,从而拯救了无数的动物生命。这个思想用于分析转基因技术也是成立的。 当前,生物栖息地损失是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今后四五十年最大的挑战并不是养活另外30亿人口及其宠物,而是在这样做的时候不要把世界上的原生环境变成二等或三等农田。继续利用传统技术,所需的杀虫剂、化肥及其他污染环境的化学物总量将是惊人的。而转基因作物如得到恰当的开发、散布和使用,不损害环境而又增加农业产量的目的是可以达到的,这也许是我们这个星球所能得到的最好希望。(凌高/译)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