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现有科学还不能准确回答 但是,有科学家对转基因生物的大量应用提出了质疑。他们提醒人们注意,人为对自然界的干预是否会潜在着尚不能预知的危险?大量应用转基因生物会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甚至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伤害? 1998年秋,英国一位研究人员在电视节目中公布他的实验结果:用转基因马铃薯饲养大鼠,引起大鼠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减轻、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这在当时引起轰动,使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提出怀疑。不过,后来英国皇家学会专门组织了评审,指出这项实验有6条缺陷。 1999年5月,《自然》杂志刊登了一篇报道,介绍了美国康耐尔大学一个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研究者用涂有转基因玉米花粉的叶片喂养君主斑蝶,导致44%的幼虫死亡。这一结果被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报刊在显著位置转载,从而引发了“转基因玉米对生态环境是否安全”的争议。有人指出,这项实验是有意不模拟自然环境所进行的非选择性实验。 有更多的科学家在为转基因技术辩护。他们相信转基因技术会造福人类,要求在没有确切证据表明转基因生物危害健康和生态环境之前,继续研究和开发利用转基因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认为:“农业转基因技术可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世界温饱问题的根本途径。应抓住时机,进一步发展我国的转基因技术,以促进农业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说:“我是一个坚决支持转基因的人。转基因食品美国已经吃了六年,我们已经吃了三年,没有见过有一个人吃死的。” 我国不拒绝转基因食品 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所属的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负责人介绍,目前转基因问题中的“正方”及“反方”均未能拿出有力证据让对方信服。欧洲部分国家反对转基因食品工业是出于贸易角度,而美国已经大量使用转基因食品,作为转基因技术的发源地及主要生产地,各州政府均没有法律要求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注。 该负责人说,我国并不拒绝转基因食品,每年有相当一部分从美国进口的转基因技术的大豆,并且用这种大豆作饲料或榨油。我国农业部对转基因生物标识有明确的管理办法,要求对大豆、玉米、油菜籽、棉花种子及蕃茄等五大类17种农业原材料及直接加工品作出标识,而目前尚无规定要求对工业制成品作出转基因标识。 转基因标识应落实到位 据对北京大学生的一次最新调查显示:64%表示对转基因食品不太了解。由于缺乏权威而明确的消费指引,一般人在是否接受这种新生食品时显得迟疑和担心,希望国家和媒体应该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利用立法对该种技术和食品“作出说明和标识”。 国际消费者联会认为,“转基因食品——消费者有权知道”。中国消协一位负责人表示,在无法简单逃避的情况下,消费者首先要知道吃的是什么,然后才能决定吃还是不吃,也就是要保护公众的知情权,尊重选择权。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研究院罗云波教授介绍,我国于2002年3月20日出台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估管理办法》规定对转基因产品实施标识制度。目前国内的转基因食品主要还是国外进口的,例如大豆、玉米等。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食品产品中(包括原料及其加工的食品)含有基因修饰有机体或表达产物的,要标注“转基因 X X食品”或“以转基因 X X食品为原料”。 但是目前在市场上还不能马上看到有这样标注的产品,罗教授认为主要原因是虽然目前国家有强制性标识的规定,但是到具体操作却不能那么快,因为检测设备的到位,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检测标准的制定、认证和监管机构的分工等问题我国都还没有准备好,而且相关技术还未成熟同时亦需要给企业一定的时间来适应,所以要在市场上看见类似的标注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21世纪是生物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转基因食品的兴起是生物技术革命的必然。但是,技术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在没有得出最终结论之前,面对转基因食品,消费者有知情权和选择权。 来源:科技日报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