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内生性大麻素神经传输系统治疗癫痫症发作
  • 基因治疗还只是商业神话
  • 华裔科学家带来基因治疗新转机
  • PNAS:基因疗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 基因疗法新篇:向血友病进发
  • 基因治疗让受伤运动员更快复原
  • 成都中医药大学973项目获重要进展
  • 一对控制白血病原癌基因的microRNA分子
  • 基因治疗研究的又一重要进展
  • 神奇水迷宫证实:基因治疗辅助学习记忆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生命科学

    弄酶的人

    对于阿瑟·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而言,酶是其一生挚爱和追求的对象,他坚信酶在细胞功能中的核心作用。他发现了30多种酶,如马铃薯核苷酸焦磷酸酶、磷脂酸合成酶、多磷酸合成酶、DNA聚合酶等。其中,由于在1955年发现了DNA聚合酶,他与奥乔亚(发现RNA聚合酶)共享1959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1967年,他合成了第一个具有生物功能的病毒——Φ×174 一般人知道酶,但不太清楚到底酶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处等等。生物学家科恩伯格一生都在研究酶,贡献颇大,曾因对DNA聚合酶的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1959年)。 然而他在十多年前却写一本《酶的情人》自传式的普及生物化学、特别是酶的有趣而耐读且引人入胜深思的类似文学的作品。 科学家写回忆或自传的很多,尤其在西方,大科学家写的自传多极具文化品位,和他们做科学研究,在实验室里埋头专心一意重复实验,整理一堆堆看似枯燥无味的数据的“劲头”很不相同。多数回忆自传都非常风趣,有人情味,把科学和生活融到一起,读起来颇觉有“味”,更容易理解和吸收。《酶的情人》正是这样一本“文学”作品。我是化学家,对酶知之甚少,只知酶可以催化很多难以实现的化学反应。酶为何物反而不甚了了,至于在生物中的意义就知之更少了。然而科恩伯格的书却意外地吸引了我,不但对酶的知识增加了很多,同时对于科学家在他的研究实践和他的人生之间关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