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对于阿瑟·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而言,酶是其一生挚爱和追求的对象,他坚信酶在细胞功能中的核心作用。他发现了30多种酶,如马铃薯核苷酸焦磷酸酶、磷脂酸合成酶、多磷酸合成酶、DNA聚合酶等。其中,由于在1955年发现了DNA聚合酶,他与奥乔亚(发现RNA聚合酶)共享1959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1967年,他合成了第一个具有生物功能的病毒——Φ×174 一般人知道酶,但不太清楚到底酶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处等等。生物学家科恩伯格一生都在研究酶,贡献颇大,曾因对DNA聚合酶的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1959年)。 然而他在十多年前却写一本《酶的情人》自传式的普及生物化学、特别是酶的有趣而耐读且引人入胜深思的类似文学的作品。 科学家写回忆或自传的很多,尤其在西方,大科学家写的自传多极具文化品位,和他们做科学研究,在实验室里埋头专心一意重复实验,整理一堆堆看似枯燥无味的数据的“劲头”很不相同。多数回忆自传都非常风趣,有人情味,把科学和生活融到一起,读起来颇觉有“味”,更容易理解和吸收。《酶的情人》正是这样一本“文学”作品。我是化学家,对酶知之甚少,只知酶可以催化很多难以实现的化学反应。酶为何物反而不甚了了,至于在生物中的意义就知之更少了。然而科恩伯格的书却意外地吸引了我,不但对酶的知识增加了很多,同时对于科学家在他的研究实践和他的人生之间关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