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性演化之谜 有性繁殖比无性更利于生命延续
  • 基因证明:女人啊,真是变幻莫测的生物(图)
  • 神奇的头骨复原术 寻找死者生前的世界(图)
  • 各不相同的胚胎细胞
  • 头发里也能长出万能细胞 用于组织再生和移植
  • 头发里也能长出万能细胞 用于组织再生和移植
  • 血液对人体的五大功能
  • 重塑人类成为可能 美国开出基因编辑技术
  • 智力不存在性别差异 谁说女人成不了爱因斯坦?
  • 有人天生早睡早起 基因突变导致生物钟变快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生命科学

    无私奉献根本不是仁慈?乐于助人始于智人

    利益的根源吗?一些科学家开始感到怀疑。    真正的无私奉献是否存在?    近十年来,瑞士苏黎世大学的费尔和其他科学家对此进行实验研究,表明即便人们清清楚楚地知道这种付出没有任何回报,许多人也会与其他人进行合作。真正利他主义是人类自然特性的一部分。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发现,由此也引发了一场大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是否真有无私奉献。    为此,科学家进行了众多风险投资游戏。其中,最基本的游戏之一是“最后通牒游戏”。实验中两个人一起玩游戏,一个人是“提供方”,一个人是“接收方”。给其中一个人一些钱,比如20美元,然后要求“提供方”给一部分钱给另一叫“接收方”的玩家,“接收方”的身份被隐瞒起来,别的玩家不知道。“提供方”可以自行选择捐款数量,从零到整整20美元不等。“接收方”可以选择接收或拒绝这一捐款。如果他接收了,起初提供的钱就归他们两人了。拒绝则意味着没人能得到这笔钱。游戏只玩一次。    对于“接收方”来说,既然得到一点总比什么也没得到要好,因此个人利益似乎将驱使他们接收这一捐赠。同样道理,同样的个人利益使“提供方”尽可能少的捐赠一些钱。    研究表明,只是象征性地捐出25美分———50美分的学生志愿者们,“接收方”拒绝他们的比例将近25%.人们拒绝这种小捐赠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不公平。通过拒收以表达自己愿意来惩罚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即便这样做将给自己带来损失。    许多人愿意合作来惩罚不愿意合作的人,即使这样做不能得到任何好处。     其它大量实验也证明了同样的观点。比如,去年,费尔和他的同事们就让学生玩一个知名的提供方的两难游戏。在游戏中,如果两人通过双双合作能取得应有的报酬,但如果在合作中一方设法欺骗了另一方,则会得到更高的报酬。    在这一游戏之后,研究人员让他们继续玩下去:一个人将会离去,之后,另一个人就会完全明白第一个人做了些什么。理论上,每个人都只知道自己骗了人家一次又一次,得到了比合作更多的报酬。但在实验中,尽管许多玩家都是第一个去行骗,骗其他人与他合作,尽管知道第二个玩家会受他的骗,然而,还是有近一半的想获得帮助的人为了公平起见,放弃了自己的既得利益。事实表明,许多人愿意合作来惩罚那些不愿意合作的人,即使这样做不能得到任何好处。    这种趋势,研究人员称之为“强烈的互惠”。但这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先假设了明显的无私行为必须有一些自私的解释。在这样的假设下,研究人员现在同意人们的行为经常与他们自己的个人利益作斗争。我们祖先已经进化到了彼此合作的阶段,这也影响到未来人。    但当解释我们的利他主义的根源时,人们意见纷纭。按照进化的观点来看,这是一个难题,因为任何生物体在进化不利时都会慷慨帮助他人。因此,如果许多人都是真正的利他主义者,为何还有贪得无厌之人,非得将竞争对手置于死地呢?    一个可能性是进化把这些人在没有完成其工作之前就全部扫地出门了。许多人类学家认为,当我们的祖先生活在独立的狩猎小群体中时,人类就进化到了彼此合作的阶段。在这种合作的情况下,他们彼此交流与学习,互惠互利,从而影响群体中其他人,甚至影响未来的人。生物学家将这种战略上的合作归纳为“互惠的利他主义”。这不能解释在实验中出现的真正的利他主义。不过,这有利于我们从过去的进化中获得互惠的利他主义,从而使我们具有实验中所表现的真正的利他主义。    有生物进化学家认为,真正的利他主义是“不良适应”。    如果这一说法是对的,那么,真正的利他主义就是生物进化学家所说的“不良适应”。加州大学的人类学家约翰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进化是对已有现状的一种反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很难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这使得强烈的互惠长久地在我们现代人的行为中存在。他举例说,多数生物学家认同性的需求可刺激后代的繁衍,然而,许多情况下,个人的性需求与生育一点不沾边,甚至只是一种性幻想。    毫无疑问,适应性的进化有助于人们处理情况变化时出现的特殊情况。但没人相信正直的利他主义是这样的一种“不良适应”。因为,人们认为我们的祖先互助是为了生存,共享食物,共同对敌。如果单次和多次互惠是祖先们的常见生活,那进化大概只会让我们知道区分两种互惠之间的差异。为此,经济学家西蒙在两年前进行了单次和多次互惠的游戏实验,实验表明,人们玩多次互惠的合作超过了两次合作的人。这说明我们有能力采取行动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而更强大的支持则来自其他经济学家。他们对个人的互相影响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以观察他们的行为是如何进化的。个人在模型中的起初角色是“行骗者”或“合作者”,先前的个人合作关系最好,然而,当群体与另一个群体竞争时,合作关系进一步推进,吸纳更多合作者的群体更繁荣。    但这只是开始,起初角色是行骗者或合作者的个人也会效仿成功的行为。在模拟实验中,群体规模从4人上升到了256人,这一团队被发现已经进化到了真正的利他主义。那么,合作行为是如何进化和广为传播的呢?    利他主义可以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答案很简单,就是强烈的互惠促成了合作,还惩罚了那些不合作的人。当团队在他们的模式中增加了惩罚的举措时,变化就大了。在第二轮模拟实验中,他们引进了一位新人惩罚者,他不仅愿意与人合作,还惩罚行骗者。行骗者通过不法手段获取不义之财,打破了合作的平衡。这时,群体之间的竞争会导致群体的合作加大,直达50人。    人类祖先小群体的竞争能将他们转变成强大的合作者吗?经济学家认为会。后来的研究也表明,人们喜欢生活在更大的群体中。他们趋于互惠的态度是坚定的,合作是一种默认行为。他们不仅惩罚行骗的人,还惩罚对骗子处理不当的人。费尔说,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数百人的群体建立合作关系的几率在70%到80%之间。    这些发现表明,真正的利他主义远不是不良适应,而是人类祖先成功提供社会粘合力的关键,也是现代社会不同世界凝聚力的关键。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