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日本大学药学系讲师榛叶繁纪等人发现,生物体内的蛋白质“BMAL1”能促进脂肪堆积,这种蛋白质白天减少,夜间增加,从而为常言所说的“马无夜草不肥”提供了科学依据。据日本《朝日新闻》12日报道,“BMAL1”蛋白质在脑以外的脂肪组织中大量存在,它与DNA(脱氧核糖核酸)结合,具有调节生物钟,使其正常工作的作用。榛叶等人用基因技术培育出体内不合成“BMAL1”蛋白质的实验鼠,结果证明,即使给这种实验鼠大量喂食,它们也不会肥胖。相反,如果使实验鼠体内与合成“BMAL1”蛋白质相关的基因表达更活跃,不但脂肪细胞内堆积了大量脂肪,连通常不吸收脂肪的细胞也开始积聚脂肪。在此前的实验中,研究人员曾让实验鼠持续12小时在光明和黑暗中交替生活,每4个小时从实验鼠睾丸的周边组织提取脂肪细胞,并对各种因素的变化进行量化研究。实验结果发现,“BMAL1”和其他一些蛋白质会在黑暗环境中出现,其中“BMAL1”出现的频率最高,变化最大。研究人员已确认,人体内也存在“BMAL1”蛋白质。榛叶说,晚上10点到次日凌晨2点,人体内“BMAL1”蛋白质的量达到峰值。下午3点左右,这种蛋白质的量最少,只有最高峰时的约5%。研究人员分析说,生物体内“BMAL1”蛋白质的量在夜晚增多,并促进脂肪细胞的积聚,这可能是夜间进食更容易发胖的原因。他们指出,根据“BMAL1”在体内出现的规律控制饮食,或抑制体内产生“BMAL1”的量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