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我国研究开发了一批农产品安全生产关键技术
  • 整合动物学成为现代动物学研究重要趋势
  • 科学家发现奇特鱼化石 为爬行动物祖先(图)
  • 生物识别技术进入安全领域将是大势所趋
  • 后基因组时代的生命科学研究——多国合作开展后基因组研究
  • B型血可变成O型血
  • 美国砖厂利用填埋气为燃料制砖
  • 专家称中国糖尿病病发症状呈现极强的地域差异
  • 冰中取火:21世纪的新燃料(图)
  • 我治疗性乙肝疫苗进入Ⅱ期临床研究 动物试验表明该疫苗能清除动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生命科学

    李国杰院士: SCI不是评价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由论文数量高速

    被SCI收录的学术杂志种类繁多,包括农、林、医等。(资料图片)    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末,SCI被引入中国,引导科研人员特别是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这对当时改变我国“文革”以来坐井观天的科研风气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近十几年来,各个科研单位都以SCI作为评价标准,其结果是:虽然我国SCI论文的数量成倍增加,但多而不精。  论文数量高速增长的隐患   在《科学观察》的创刊号,有篇文章讲到了SCI论文的情况:我国SCI论文数量增长明显,大概不到5年就翻了1倍,论文数达到5万篇;论文在世界上的份额也基本上呈指数性增长,6年左右翻1倍,大概在国际上占4.5%。那么,论文增长得这么快到底正常还是不正常呢?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曾经有比较快速的增长。对于美国、法国这些比较稳定的国家,基本上偶尔有一些增长。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我国有一段时间连续增长非常快,达10%以上,最近这两年稍微掉下来——这是一个国家追赶的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SCI论文被引用的数量在2000年达到高峰,最近几年越来越少,不是比例下降,而是真正被引用次数逐渐下降。例如,我国发表的SCI论文数量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