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内首次发现该寄生虫病的地点。至于这种寄生虫最早的产地是哪里,现在的研究还没有结果。但从其天然宿主之一的福寿螺本身为外来物种角度看,广州管圆线虫很可能也是“进口货”。 据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给我国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1000亿元。专家告诉记者,以前,多数人们对外来物种入侵负面影响的认识多集中在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危害上,实际上,外来物种对人本身的健康威胁往往来得更直接,更猛烈。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解焱博士表示,实际上,病源菌的污染已经成为对生态安全的主要威胁。随着野生动物传染病的增加,人类感染罕见疾病的机会也在加大。 不可忽视的外来物种疾病 从历史记载上来看,外来物种疾病的危害并没有太多的记录,原因在于工业革命之前,物种依靠自身力量,进行非常规的迁徙罕有发生。但到了工业革命后,特别是现代,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人类分布的广泛,一些动植物也随着人类的脚步来到了原本陌生的环境,同样到来的,还包括随这些动植物而来的疾病。 2003年,一个新名词“猴痘”搅动了美国。6月初,美国境内数个州出现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类猴痘爆发,短时间内便有多人感染,当时甚至有恐惧的美国人将之看作是恐怖分子的生化武器,然而调查却表明,猴痘病毒是由从非洲加纳进口的一批啮齿动物带入美国。 调查人员在其中一只冈比亚大鼠、三只榛睡鼠和两只条纹松鼠体内检测到猴痘病毒。研究估计,猴痘病毒是从它们身上传染给宠物店的草原土拨鼠,后者使人受到感染。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树义表示,猴痘病毒是天花病毒的近亲,可以引起罕见的、散发的、天花样的动物源性疾病,主要存在于中非和西非的热带雨林地区。该病毒于1958年首次在丹麦哥本哈根一实验室绿猴中发现,可引起实验用灵长类动物发病,因而得名为猴痘病毒。 尽管此次猴痘没有造成死亡,但它的出现引起了美国卫生部门和科学家们的极大关注,原因之一就是担心该病毒可能从此在北美的野生动物中长期立足,甚至取代早已消灭的天花病毒而填补已出现的生态链缺口。 2004年,北京也发生过在郊区发现大面积豚草的事情。豚草是一种北美野生恶性杂草,近年来,随着农作物的大量进口,一些豚草的种子随之混入我国,生长迅速、蔓延极快。豚草还是农作物的一大威胁,常常造成农田大面积荒芜。除此之外,豚草还会直接威胁人的健康。 据研究表面,在一些城市的过敏性疾病过敏源检查中,有30%过敏患者是因豚草造成的。专家介绍,豚草开花时,会产生大量的呈-雾状的花粉。过敏体质人群一旦接触到这种花粉,很可能出现打喷嚏、流清水鼻涕、胸口憋气、咳嗽、气喘等花粉过敏症状,严重的还会引发肺气肿、肺心病,将危及生命。也有的患者眼睛又红又痒,还不停流泪,很可能是得了花粉过敏性结膜炎。 专家特别告诉记者,具有过敏体质的中国人,对豚草反应尤为剧烈,现居住在豚草肆虐的美国的华人中,就有10%至20%对豚草花粉过敏。 “天灾”源于“人祸” 有关专家认为,外来疾病之所以来时凶猛,关键在于包括病毒在内的外来物种,同当地的环境并不相适应,这种不相适应不但表现在外来物种对当地环境的适应,也同样表现在当地物种对外来物种的适应。 张树义表示,经过漫长的时间,病毒与宿主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协同进化关系:病毒寄生在宿主体内并且一代代传递下来,宿主不出现明显的疾病状态,同时还能控制病毒不出现大爆发。然而,如果一个新的物种接触到陌生的病毒,因为没有抗体便会发生疾病,也因为无法控制病毒的大量繁衍而使得病毒大爆发,灾难也就出现了。 如果要避免这样的灾难发生,张树义希望人们不要过度亲近野生动物,特别是贸然将动物带离原生存地。他举例说,美国猴天花的爆发给宠物爱好者上了一课。此前,猴痘病毒传染给人的病例主要出现在中非和西非的热带雨林地区。猴天花的爆发应该很好地促使人们反思豢养野生动物的癖好:饲养野生动物会使形形色色的病毒跑到人类社会中。 据了解,外来物种入侵有个“十分之一规律”,就是说所有被引入的外来物种中,大约有10%在新的生态系统中可以自行繁殖,在可以自行繁殖的外来物种中又有大约10%能够造成生物灾害成为外来入侵物种。解焱博士表示,这些外来入侵物种虽然相对种类数量较小,但给世界经济和人类健康带来的损失却是不可忽视的。解焱博士认为,人类需要做的就是及早发现这1%有入侵趋势的物种,防患于未然是控制外来物种入侵最经济的途径。 张树义认为,如果人类想要太平的生活,就要科学地与野生动物及其所携带的病毒以及细菌和平共处。他说,很多专业人士都发出疾呼:今后很可能有更多更可怕的病原体“抛头露面”,甚至形成一场破坏力惊人的全球性大瘟疫。而且,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来自于动物。所以,如果人类要想从传染病的忧患困境中解脱出来,不仅要靠发展公共卫生和医药科技,更重要的还在于摒弃以征服者的姿态对待自然的态度,要尊重自然规律。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