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降,1996年发病例数下降到最低水平,全年发病159例。但1998年后全国狂犬病发病人数又开始持续快速回升。2003年全国报告发病例数2037例,比2002年(1191例)递增了71%,病死数居我国2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首位;2004年全国共报告狂犬病发病人数2651例,与2003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0%。2005年年发病人数(2548例)有所下降。但2006年以来,全国报告发病人数又呈上升趋势,1月—8月的发病人数均高于2004年与2005年同期,不仅农村,城镇的病例也有增加。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人间狂犬病高峰,与疫苗换代有一定关系,当时我国正由使用神经组织疫苗改为使用细胞培养疫苗,新的疫苗生产量一时不能满足需要。现在狂犬病疫苗不但质量好,而且完全能够满足需求,近年狂犬病发病人数之所以又持续升高,主要是由于全国城乡犬只数量大大增加,相应的管理措施特别是给犬接种疫苗未跟上。 七成患者在农村 夏秋季发病增多 从地区分布看,1984年—2004年,我国人间狂犬病发生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南、广西、广东、贵州、湖北、山东、江西、河南、安徽、江苏、河北和福建等省(区),西北地区发病率一直很低,除陕西省外,甘肃、宁夏、新疆、西藏等省、区以及北京、上海、天津等直辖市,有时全年无病例或只有极少数病例发生。1998年—2004年疫情持续回升的省份有:广西、湖南、江苏、安徽、广东、江西和湖北。近百分之七十的狂犬病患者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城市居民由于自我保健意识较高,经济条件和医疗条件都比较强,被狗咬伤后能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很少发病。 从国内狂犬病病例统计来看,男性多于女性,儿童、青壮年多于老年人,尤其是男性青壮年农民发病较多。这可能与儿童和青壮年户外活动及与动物接触的机会均多于老年人有关。 狂犬病全年均可发生,在我国,夏秋季报告的病例数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可能是由于夏秋季人畜外出活动增多,人与发病动物的接触机会较多。 防治不当导致感染和死亡 狂犬病是一种传染来源和传播途径都很清楚的传染病。 狂犬病的储存宿主主要是野生食肉动物,人间狂犬病的主要感染来源是犬,其次是猫,偶有发生因其他动物咬伤导致狂犬病的报告。无主或未驯服的犬是发展中国家人狂犬病的主要储存宿主和传播宿主。人感染狂犬病最常见的是由于被带有狂犬病毒的犬、猫等动物咬伤、挠抓、舔舐皮肤或粘膜破损处而感染。 狂犬病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但是防治过程中的任何不当或延误均会造成患者死亡。 预防狂犬病,首先是要避免被狗或猫等动物咬伤,因此与自家宠物犬、猫也不可接触过于密切。 一旦被狗或猫咬伤、抓伤后,要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连续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然后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接受正规的伤口处理并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伤口出血的患者还应加用抗狂犬病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据调查,狂犬病死亡病例大多是由于受伤后未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有很多患者甚至对伤口未做任何处理。例如:上海今年夏天死于狂犬病的三名患者,都是在被狗咬伤后既未到医疗机构进行伤口处理,也未注射狂犬病疫苗。而北京市今年上半年有近7万人被狗咬伤,由于及时处理伤口和注射疫苗,均未感染狂犬病。 预防控制要加强 预防控制狂犬病亟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减少、消灭传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在犬作为主要储存宿主的国家,给犬只免疫是控制犬狂犬病、切断其传播至人的最有效途径。近几年我国大多数城市加强了犬的预防接种,但农村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仍难以普及犬免疫。 二、加强对犬的管理,推广科学成功的管理模式。主管部门一方面应加强对家养犬免疫情况抽查,一方面应与畜牧兽医部门配合,加强流浪犬的管理与免疫。 三、加强预防狂犬病的宣传,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预防意识。现在仍有不少人在被狗咬伤后没有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意识,或因存在侥幸心理和经济原因不去接种疫苗。一方面应对在校的中小学生和普通百姓,宣传和普及狂犬病的有关知识,使预防狂犬病的意识渗透到学校生活中去,增强学龄儿童和家长的预防意识。宣传教育应该是经常性的,不能只在一段时间里集中突击进行。另一方面应对预防医学工作者、医学院学生给予狂犬病的专业培训和教育。 四、对于负责疫苗贮藏和发放的工作人员给予培训和监督,使用更为安全和有效的疫苗。 五、对从事狂犬病预防接种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建立资格认证制度,以保证狂犬病预防治疗的有效性。 六、在狂犬病呈地方性流行的地区,建议为儿童进行提前免疫。 此外,对感染狂犬病高风险的人群,如从事与动物接触密切职业者(兽医、林业工作者、宠物店工作人员等)和与狂犬病有关的医务工作者(急诊室和实验室工作人员)最好也进行提前免疫。 七、研制开发更安全有效的疫苗和诱饵用于犬的口服免疫。欧洲和北美许多国家通过大量使用动物口服疫苗大面积进行动物免疫,减少以至消除了本土狂犬病。犬的口服免疫提供了一个新的犬免疫途径,与传统的免疫途径共同使用,能明显增加犬的免疫覆盖范围,因而受到WHO鼓励。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