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的读书报告、实验报告和课程作业。几年的课程结束后,参加综合考试,综合考试是获得做博士论文资格的测试。尽管各大学综合考试具体形式不一,但考试范围一般均覆盖本学科内的基本内容,有深度和广度,同时考虑到本人研究方向。综合考试通过后,博士研究生始得做学位论文。为保证论文的质量,使做论文成为真正的系统的科研过程,多数学校在时限上均安排二至三年,甚至更长。田纳西大学研究生院规定,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在学时间最长可至7年,但实际上不少人超过这个时限。由于有较长的学习时间做保证,博士研究生因而能够获得较为长期的学术训练。这就为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集体培养和个人指导相结合。重视学科师资的集体力量对研究生提供指导和帮助,这是公认的美国和欧洲国家在培养研究生机制上的一个重要区别。研究生入学后一般有一个学业指导教师或咨询教师,此外还要组织一个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各校规定人数不等,一般由4—6人组成。委员均是本学科相关方向的师资。指导委员会对研究生修读的课程、研究方向的确定、综合考试以及最后的论文答辩,负有指导、咨询、组织和把关的职能。在指导委员会重点帮助的同时,研究生通过学习大量课程,能够接触不同的任课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获得帮助和指导。指导教师、指导委员会以及任课教师等人的作用,均对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发生直接的指导作用。这种机制把导师个人作用和本学科师资集体的力量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加强了对研究生的指导和帮助。这种发挥团队优势的模式与“师傅带徒弟”式的一对一模式相比,无疑有其突出的优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研究生有极大的主动空间是美国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要特点。其主旨是保护和鼓励学生的研究兴趣,使研究工作能够建立在个人主动性之上。一般并不强行指定每个学生具体的研究方向,而是鼓励学生在本学科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现实条件来确定研究方向。在很多大学,指导教师的确定是由研究生本人选择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寻找指导教师,而非由系里或院方指定。指导委员会人选也常常是由学生向指导老师提名,或与指导教师商定。学生在选课方面也有很大的自主权,修读哪些必修课和选修课程由学生提出,与指导教师商量,导师提出咨询和调整意见。 以科研能力的培养为重心。研究生培养突出科研,科研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这是美国大学研究生教育又一大特点。培养与科研并重是不少著名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的主要路子。招研究生的数量和方向,往往和本学科师资承担的科研课题要求相联系。美国的科学研究中心主要设在大学,大学是获得科研经费的主要机构。往往一个学科招收研究生的规模是和它获得的科研课题经费的数量成正比的。这样就从经费上保证了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一体性。很多研究生入学后直接就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成为课题组的成员,将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由于参与科研,有的研究生还直接站到了世界科学技术研究的前沿。以科研为重心的机制既使学生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又亲身参与科研工作,熟悉科研规范和程序,从而极大地锻炼了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