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mRNA的分离与纯化-实验方法
  • 组织和细胞RNA的制备-实验方法
  • RNA操作中的一般要求-实验方法
  • 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实验方法
  • Southern杂交-实验方法
  • 转录因子的人工设计新方法
  • 人工转录因子的部件——人类锌指结构
  • 利用人工组合转录因子对人类基因组扫描
  • 常规杂交反应存在的问题
  • RNA酶保护试验-实验方法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生命科学

    固相杂交反应的特点、问题及解决办法

    还能够抵御蛋白酶与核酸酶的降解,具有很高的稳定性[4]。目前由于PNA合成难度较大、成本高尚未得到大量的应用。为加快杂交反应速度,美国Nanogen公司研制的电子芯片通过在杂交位点引如电场而使杂交和冲洗过程速度大大增加。它在1mm2的位点上制作有微电极阵列(图1.),其上覆以链亲和素标记的琼脂糖[5,6]。生物素标记的探针分子可快速地结合到位于电极上方的琼脂糖上,从而提高了杂交速度。其原理为:当位于待检位点链亲和素标记的琼脂糖凝胶下方的微电极引入直流正电压后,溶液中的生物素标记化的探针就可在电场的作用下快速泳动并浓缩结合于该处。同样的道理,可以使待检的DNA分子快速浓缩于此,从而有力地杂交反应迅速进行。杂交完成后,改变电场方向、可将未杂交的样品DNA从检测位点“洗”去,选择适当的电场强度就可以使非特异杂交的DNA与未杂交的探针选择性地从特定位点分开除去,而保留完全杂交的DNA分子。由于电场的这种浓缩和选择特性,使得该方法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最重要的是它使原来数小时的杂交反应缩短到二三十秒钟[7]。Gene Logic公司研制的生物芯片将探针分子固定与微通道内,标记后的核酸样品流过时便会浓缩富集于通道内,同样也可缩短杂交过程,提高检测的灵敏度,降低试剂消耗[8,9]。 Fig 1. Structure and principles of electronic biochip. Left: elevation map;Middle:side elevation map; Right: principles of its function. [参考文献] 1. 王升启. 基因芯片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生物工程进展,1999;19(4):45-51. 2. Marshall A, Hodgson J. DNA chips: an array of possibilities. Nat Biotechnol, 1998;16(1):27-31. 3. Saiki RK, Walsh PS, Levenson CH, et al. Genetic analysis of amplified DNA with immobilized sequenc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obe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89; 86(16): 6230-4. 4. ugimoto N, Satoh N, Yamamoto K. Comparison of thermodynamic stabilities between PNA (peptide nucleic acid)/DNA hybrid duplexes and DNA/DNA duplexes. Nucleic Acids Symp Ser 1999;(42):93-4. 5. Sosnowski RG, Tu E, Butler WF, et al. Rapid determination of single base mismatch mutations in DNA hybrids by direct electric field control.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7 18;94(4):1119-23. 6. Ramsay G. DNA chips: state-of-the art. Nat Biotechnol, 1998;16(1):40-4. 7. 生物芯片技术研讨会,1999,杭州 8. Yang HJ, Gene Logic’s Flow-throw Chip?,人类基因组科学与生物医药的发展研讨会资料汇编,北京,1998,28-35. 9. Beattie KL, Beattie WG, Meng L, Turner SL, et al. Advances in genosensor research. Clin Chem, 1995;41(5):700-6.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