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生药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 生药中农药残留的限量
  • 生药中常见的其他有害物质
  • 生药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 生药质量标准和起草说明示例
  • 质量标准用对照品
  • 法定药品质量标准
  • 临床研究用药品质量标准
  • 企业标准
  • 药品检验的分类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生命科学

    生药检验的方法

    下的深处在不同部位分别抽取。每一包件的取样量:一般药材抽取 100g ~ 500g ;粉末状药材抽取 25g ~ 50g ;贵重药材抽取 5g ~ 10g ;对包件较大或药材个体较大的药材,可根据实际情况抽取有代表性的样品。 ( 4 )将抽取的样品混匀,即为抽取样品总量。若抽取样品总量超过检验用量数倍时,可按四分法再取样,即将所有样品摊成正方形,依对角线划 “×” ,使分为四等分,取用对角两份。再如上操作,反复数次,直至最后剩余量足够完成所有必要的检验和留样为止。 ( 5 )最终抽取的供检验用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需用量的 3 倍,即 1/3 供实验室分析用,另 1/3 供复核用,剩余 1/3 则作留样保存。 (二)水分测定法   生药在测定水分时一般先破碎成直径不超过 3mm 的颗粒或碎片;直径和长度在 3mm 以下的可不破碎;减压干燥法需通过二号筛。 《中国药典》( 2005 年版)共有四种标准的水分测定方法, 即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和气相色谱法。分述如下: 1. 烘干法   本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   测定法 取供试品 2 ~ 5g ,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 5mm ,疏松供试品不超过 10mm ,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在 100 ~ 105℃ 干燥 5 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 30 分钟,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温度干燥 1 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 5mg 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的含水量( % )。 2. 甲苯法   本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   仪器装置(如图 6-1 ) A 为 500ml 的短颈圆底烧瓶; B 为水分测定管; C 为直形冷凝管,外管长 40cm 。使用前,全部仪器应清洁,并置烘箱中烘干。 图 6-1 甲苯法仪器装置   测定法 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含水量 1 ~ 4ml ),精密称定,置 A 瓶中,加甲苯约 200ml ,必要时加入干燥、洁净的沸石或玻璃珠数粒,将仪器各部分连接,自冷凝管顶端加入甲苯,至充满 B 管的狭细部分。将 A 瓶置电热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待甲苯开始沸腾时,调节温度,使每秒钟馏出 2 滴。待水分完全馏出,即测定管刻度部分的水量不再增加时,将冷凝管内部先用甲苯冲洗,再用饱蘸甲苯的长刷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将管壁上附着的甲苯推下,继续蒸馏 5 分钟,放冷至室温,拆卸装置,如有水黏附在 B 管的管壁上,可用蘸甲苯的铜丝推下,放置,使水分与甲苯完全分离(可加亚甲蓝粉末少量,使水染成蓝色,以便分离观察)。检读水量,并计算供试品中的含水量( % )。 附注:用化学纯甲苯直接测定时,必要时甲苯可先加水少量,充分振摇后放置,将水层分离弃去,经蒸馏后使用。 3. 减压干燥法   本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   减压干燥器 取直径 12cm 左右的培养皿,加入五氧化二磷干燥剂适量,使铺成 0.5 ~ 1cm 的厚度,放入直径 30cm 的减压干燥器中。   测定法 取供试品 2 ~ 4g ,混合均匀,分取约 0.5 ~ 1g ,置于已在供试品同样条件下干燥并称重的称量瓶中,精密称定,打开瓶盖,放入上述减压干燥器中,减压至 2.67kPa(20mmHg) 以下持续半小时,室温放置 24 小时。在减压干燥器出口连接无水氯化钙干燥管,打开活塞,待内外压一致,关闭活塞,打开干燥器,盖上瓶盖,取出称量瓶迅速精密称定重量,计算供试品中的含水量( % )。 五氧化二磷和无水氯化钙为干燥剂,干燥剂应保持有效状态。 4. 气相色谱法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直径为 0.25 ~ 0.18mm 的二乙烯苯 - 乙基乙烯苯型高分子多孔小球作为载体,柱温为 140 ~ 150℃ ,热导检测器检测。注入无水乙醇,气相色谱法测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理论板数按乙醇峰计算大于 150 ; (2) 水和乙醇两峰的分离度应大于 2 ; (6) 用无水乙醇进样 5 次,水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得大于 3.0 %。   对照溶液的制备 取纯化水约 0.2g ,精密称定,置 25ml 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供试品适量 ( 含水量约 0.2g) ,剪碎或研细,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无水乙醇 50ml ,密塞,混匀,超声处理 20 分钟,放置 12 小时,再超声处理 20 分钟,密塞放置,待澄清后倾取上清液,即得。   测定法 取无水乙醇、对照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各 l ~ 5 m l ,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附注: (1) 对照溶液与供试品溶液的配制须用新开启的同一瓶无水乙醇。 (2) 用外标法计算供试品中的含水量。计算时应扣除无水乙醇中的含水量,方法如下:   对照溶液中实际加入的水的峰面积=对照溶液中总水峰面积- K× 对照溶液中乙醇峰面积 供试品中水的峰面积=供试品溶液中总水峰面积- K× 供试品溶液中乙醇峰面积。 K =无水乙醇中水峰面积 / 无水乙醇中乙醇峰面积 (三)灰分测定法   《中国药典》( 2005 年版)有两种标准灰分测定法,即总灰分测定法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 1. 总灰分测定法   测定用的供试品须粉碎,使能通过二号筛,混合均匀后,取供试品 2 ~ 3g( 如须测定酸不溶性灰分,可取供试品 3 ~ 5g) ,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 ( 准确至 0.0lg) ,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 500 ~ 600℃ ,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 ( % ) 。   如供试品不易灰化,可将坩埚放冷,加热水或 10 %硝酸铵溶液 2ml ,使残渣湿润,然后置水浴上蒸干,残渣照前法炽灼,至坩埚内容物完全灰化。 2.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   取上项所得的灰分,在坩埚中小心地加入稀盐酸约 l0ml ,用表面皿覆盖坩埚,置水浴上加热 10 分钟,表面皿用热水 5ml 冲洗,洗液并入坩埚中,用无灰滤纸滤过,坩埚内的残渣用水洗于滤纸上,并洗涤至洗液不显氯化物反应为止。滤渣连同滤纸移置同一坩埚中,干燥,炽灼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 ( % ) 。 (四)浸出物测定法   《中国药典》( 2005 年版)有三种浸出物标准测定法,即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和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法。 1. 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测定用的供试品需粉碎,使能通过二号筛,并混合均匀。   冷浸法 取供试品约 4g ,精密称定,置 250 ~ 300ml 的锥形瓶中,精密加水 l00ml ,密塞,冷浸,前 6 小时内时时振摇,再静置 18 小时,用干燥滤器迅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 20ml ,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 105℃ 干燥 3 小时,置干燥器中冷却 30 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除另有规定外,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 % ) 。   热浸法 取供试品约 2 ~ 4g ,精密称定,置 100 ~ 250ml 的锥形瓶中,精密加水 50 ~ l00ml ,密塞,称定重量,静置 1 小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 l 小时。放冷后,取下锥形瓶,密塞,再称定重量,用水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干燥滤器滤过,精密量取滤液 25ml ,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 105℃ 干燥 3 小时,置干燥器中冷却 30 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除另有规定外,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 % ) 。 2. 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以各品种项下规定浓度的乙醇代替水为溶剂。 3. 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法   取供试品 ( 过四号筛 )2 ~ 5g ,精密称定,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 12 小时,置索氏提取器中,加-适量,除另有规定外,加热回流 8 小时,取-液,置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放置,挥去-,残渣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 18 小时,精密称定,缓缓加热至 105℃ ,并于 105℃ 干燥至恒重。其减失重量即为挥发性醚浸出物的重量。 (五)杂质检查法   《中国药典》( 2005 年版)规定的检查方法如下: ( 1 )取规定量的供试品,摊开,用肉眼或放大镜 (5 ~ 10 倍 ) 观察,将杂质拣出;如其中有可以筛分的杂质,则通过适当的筛,将杂质分出。 ( 2 )将各类杂质分别称重,计算其在供试品中的含量( % )。   必须注意的是药材中混存的杂质如与正品相似,难以从外观鉴别时,可称取适量,进行显微、化学或物理鉴别试验,证明其为杂质后,计入杂质重量中;个体大的药材,必要时可破开,检查有无虫蛀、霉烂或变质情况;杂质检查所用的供试品量,除另有规定外,按药材取样法称取。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