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商品药材的生产主要有两种途径,即野生和栽培(养殖)。如前所述,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药用动植物的种质、生长发育、生态环境、采收和加工方法等。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生药的生产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调控,是提高药材质量和保证药材质量稳定的基础与关键。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于 2002 年颁布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GAP ),并于 2002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GAP 实施的目的是要建立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对包括种子、栽培、采收、加工、贮藏、流通等方面进行控制,既重视过程控制,也重视终产品检验,既管产前,也管产中与产后,它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核心是保证药材质量的均一和可控,并尽可能达到优质、高产、稳产和高效。同时, GAP 的实施,也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