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ie 研究的对象正好吻合。只不过在我国大多数生药都是历代本草收载的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国外 pharmakognosie 研究的对象还包括本草未有记载、为西医所用的天然药物 ( 如洋地黄叶、海葱麦角等 ) ,并且一般不包括矿物。 到 19 世纪近中叶,随着国际交通和贸易的发展,生药采购和流通区域扩大,生药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当时生药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商品生药的来源 ( 生物的和地理的 ) ,鉴定商品生药的真伪和优劣。商品生药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随着生物学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1838 年德国学者 Schleiden 阐明了细胞是植物体构造的基本单位,并利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生药的显微构造,发现根据显微构造的不同,各种生药可以准确区别。其后,利用显微镜鉴别生药的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生药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一时期国外对本国常用的或是国家药典、国家药品处方集中收载的生药,进行了显微鉴定研究,目的是为了防止粉末生药的掺杂或假冒。如德国 J. Moeller 于 1892 年所著《解剖图谱》( Anatomischer Atlas )是一本描述德国药典中重要粉末植物生药显微特征的著作。法国 E. Collin 于 1893 年所著《实用粉末生药鉴定手册》( Guide pratique pour la determination des poudres officinales ),描绘了法国药典中粉末植物生药的组织特征。英国 B. E. Nelson 于 1910 年所著《生药和药品分析入门》( Introduction of the Analysis of Drugs and Medicines )一书中,介绍了粉末生药显微分析的方法,绘有较精细的显微特征图,并将粉末生药 197 种按类别列成详细的分类检索表。美国 A. Schneider 于 1921 年所著《粉末植物生药显微分析》( The Microanalysis of Powdered Vegetable Drugs )第二版较全面、详细地叙述了研究粉末植物生药的通则、操作方法、显微描述及检索表的编列等,并收载了 210 种粉末生药的显微特征和特征图。这本书可以说是早期最著名的粉末生药学专著,迄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美国 W. Mansfield 于 1929 年所著《显微生药学》( Microscopic Pharmacognosy ),是一本记载植物生药 88 种的粉末显微鉴定图志。此外在欧美、苏联和日本还有一些早期著作。通常各国生药学书籍和国家药典中大多有粉末生药显微鉴定的内容。 19 世纪初期,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人们终于明白植物的药效源于其中特定的可分离和鉴定的化学物质。如 1804 年德国人 F.W. Sertürner 从罂粟 ( Papaver somniferum ) 浆果中分离到吗啡( morphine ), 1817 年证明为生物碱, 1923 年才被英国人 J.M. Gulland 和 R. Robinson 鉴定结构。 1820 年法国人 Pierre Joseph Pelletier 和 Joseph Bienaime Caventou 从金鸡纳( Cinchona succirubra )树皮中分离到喹宁 (quinine) , 1880 年左右由多个实验室鉴定其结构,并证明这些生物碱具有明显的与原植物相同的生理作用,由此生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发展起来。很多生物碱被分离为纯品。同时各种分析技术也得到一定发展。因此除了形态、显微特征外,化学定性和定量的方法也开始应用到生药鉴定工作中,丰富了生药学的研究手段。 在西方,特别是在英国和美国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生药学一直是大学药学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因为那时许多治疗药物都是应用植物来源的制剂。然而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合成药物进入医药领域,药学教育的课程逐渐将重点放到药物化学,包括其基础学科物理学、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到五十年代,由于化学合成药物迅猛发展,包括酊剂和提取物的草药制剂的应用持续下降。有些疗效明确的草药如鸦片( opium )和洋地黄( digitalis )虽然仍然应用,但已不是酊剂,而是单个纯化合物吗啡 (morphine) 和可待因( codeine )、洋地黄毒苷( glycoside digoxin )。医生更乐于提供给病人剂量可控的片剂、胶囊,而不是植物提取物。与此同时,磺胺类( sulphonamide )和抗生素 (antibiotics) 更是兴起了用化学疗法治疗感染的革命。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下,由于许多草药的活性成分不清楚,人们甚至怀疑某些草药根本不含活性成分。临床医生逐渐减少甚至不再使用草药及其制剂。大学教育为了适应药学实践,从六十年代开始,在英国等西方高等学校,与草药知识相关的课程被不断削减,到八十年代生药学作为一门学科在英国的许多高校被砍掉了。只有部分生药学研究较活跃或相关专业学者掌握领导岗位的大学保留了生药学课程。这时药理学成了主要学科,有机化学作为合成药物的基础学科、分析化学作为药品质量控制的手段均得到重视和发展。因此最近五十年来,分析技术特别是色谱技术和光谱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尽管在英国和美国,生药学在药学本科教程中迅速下降,甚至荒废,但在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如德国、法国等,生药学并没有很快消失。在许多大学,生药学仍然是一门主要的专业课程。部分大学(包括英国和美国)学者之所以还进行生药学的研究,其主要原因是天然产物中化学成分(如生物碱、苷类)化学结构的奇妙,许多药用植物中的化学成分还没有得到阐明。所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西方(特别是英国和美国)的生药学研究内容主要转移到对天然产物(主要是植物)的化学研究,即寻找活性化合物。 我国于 20 世纪近 20 年代才开始设立生药学课程。赵燏黄 1911 年从事生药学研究和教学,并于 1934 年与徐伯鋆合编了《现代本草生药学》上篇。接着叶三多于 1937 年写出了《生药学》下篇。上下两篇《生药学》的内容 , 大多着重于介绍国外书籍中收载的或供西医应用的生药,引进了生药鉴定的近代理论和方法,作为当时的大学教材,对我国生药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先导作用。 二十世纪 50 年代前,由于我国多处于内战以及抗日战争,生药学的研究也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生药学才真正得到发展,续有生药学著作问世,主要有李承祜的《生药学》( 1952 年),徐国钧的《药用植物及生药学》( 1954 年),楼之岑的《生药学》( 1956 年),徐国钧、赵守训的《生药学》( 1958 年)和楼之岑的《生药学》( 1965 年)。这些生药学书中所载的内容,大多着重于国外生药学书籍中的生药。南京药学院编写组总结了我国传统中药材应用实际,于 1960 年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大型参考书《药材学》,该书收载常用药材 634 种,附录收列 160 余种。每一种药材包括来源、栽培生产、加工炮制、性状和 / 或显微鉴别、化学成分、效用等内容,特别是增加了传统中药的采制、鉴别、品质规格、贮藏等方面的经验。《药材学》一书的出版,对中国生药学内容的变化起到极大推动作用,所以 60 年代以后出版的生药学,改变了过去收载以国外生药为主的结构,着重对国内习用的药材进行较全面的叙述。随后,南京药学院又编著了《药材学讲义》( 1961 年)和《药材学》教学用书( 1963 年)。 与此同时,许多学者对我国常用中药进行了 以本草考证、基源鉴定、形态描述、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为主要内容的生药学研究。 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我国开展了两次( 1959 年~ 1962 年和 1970 年~ 1972 年 )广泛的中草药资源普查和研究整理工作,并于 1968 年~ 1975 年间掀起了群众性的中草药运动,各地医药卫生人员上山下乡,调查采集中草药,为农民防治疾病。先后有多部全国性和地方性中药著作出版。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单位编写的《中药志》( I ~ IV 册,第一版 1959 年~ 1961 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编写的《全国中草药汇编》及其彩色图谱 (1975 年 ~ 1977 年 ) ,南京药学院编写的《中草药学》上、中、下三册 (1976 年 、 1980 年 、 1987 年 ) ,南京新医学院编写的《中药大辞典》( 1977 年)等等。这些著作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生药学发展的一个高潮。 在这期间中药化学及其生物活性研究也得到迅速发展。先后取得多项成果应用于临床,如抗高血压药利血平 (reserpine) 、强心药黄夹苷 ( 强心灵, neriperside) 、抗菌药小檗碱 ( 黄连素, berberine) 、镇痛药延胡索乙素( dl-tetrahydropalmatine )、抗癌药喜树碱 (camptothecine) 、心血管药川芎嗪 (tetramethylpyrazine) 、气管炎药满山红油胶囊、治肝炎药联苯双酯(由五味子素 schizandrin 研究衍生而来的合成品)和治疟药青蒿素 (artemisinin) 等。 由此可见,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正当英美等西方国家生药学研究逐步萎缩或主要进行植物化学研究的时候,我国生药学的研究迅速发展,并沿着形态学 ( 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 ) 、化学和药理活性等方向前进。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