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类.,尤其是病鸭,很容易通过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饲料、草、饮水、空气、饲养工具等使健康鸭吃人或吸人而感染,也可通过饲养员、兽医、参观者、车辆、吸血昆虫等传播病原,致使鸭群受到感染。(五)发病季节 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春、秋鸭群的运销旺季最易发病流行。发病高峰时死亡率可达90%以上,经济损失惨重。二、临床症状(一)鸭瘟病毒的潜伏期为2—4天,流行初期可见零星死亡,3—5天后出现大批病鸭。病初体温急剧升高,一般可达43℃以上,呈稽留热型。病鸭呈现精神不振,低头缩颈,食欲减退或废绝,渴欲增加,羽毛松乱,翅膀下垂,两腿发软,步态不稳,喜卧地,驱赶时以翅膀扑地匍匐向前。这时,病鸭不愿下水,若强迫下水,也无力游动,并挣扎回岸。(二)病鸭流泪,眼睑水肿,眼周有脓性分泌物,上下眼睑粘结,起初鼻流清液,之后变为粘性分泌物流出。呼吸困难,间有咳嗽,常伴有湿性罗音。(三)病鸭头和颈部肿胀,较健鸭明显肿大,故有“大头瘟”或“肿头瘟”之称。(四)病鸭下痢,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稀粪,常粘附于泄殖腔周围。泄殖腔粘膜充血、出血和水肿,严重时粘膜外翻,并附有绿色的假膜,不易剥脱,人为剥脱后留有溃疡面。(五)病的后期,体温下降至正常以下,体质衰竭而死亡,病程一般都很急骤平均为3—5天,而慢性病例一般在1周以上,有幸存活的病鸭生长发育迟缓、消瘦,角膜?昆浊较为典型,严重时常形成单侧性溃疡性角膜炎。(六)产蛋鸭群的产蛋量明显下降,且畸型蛋增加。随着死亡率的上升,可减产70%以上,甚至完全停产。三、剖检病变(一)鸭瘟的病变,以全身性急性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病鸭的全身皮肤、粘膜、浆膜和内脏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二)皮下尤其是头颈部的皮下组织有弥漫性水肿,在“大头瘟”的典型病例中,切开头颈部肿胀的皮肤,即刻流出淡-透明的液体。(三)消化系统的病变。1.口腔粘膜有-坏死性假膜覆盖,用刀刮离假膜后,可见到粘膜有出血性溃疡灶。2.食管粘膜表面具有纵行排列的灰-坏死性假膜覆盖,此膜不易剥离,剥离后呈现出不同大小的、特征性的红色斑块或条索状痂块。3.腺胃粘膜有出血斑点,有时在腺胃与食管膨大部交接处,有一条灰-坏死灶带或出血带。肌胃角质下层充血、出血。肠粘膜有充血和出血性炎症。小肠淋巴组织出血,呈带状。(四)泄殖腔有严重充血、出血,粘膜表面覆盖有一层棕褐色或绿褐色的坏死痂块,不易剥落。(五)肝脏的早期病变有出血性斑点,后期出现大小不同的灰色坏死灶,在坏死周围有时可见环形出血带,而在坏死灶中心却常有小出血点。脾脏体积缩小,呈黑紫色。(六)法氏囊粘膜充血发红,有针尖状的-小斑点。到后期,囊壁变薄,囊腔中充满红色凝固的渗出物。(七)产蛋母鸭的卵巢可能充血、变形或变色,有时有一部分卵泡破裂,卵黄散布于腹腔中而引起腹膜炎。四、防治措施目前对鸭瘟尚无特效治疗药物,预防注射鸭瘟疫苗是防治鸭瘟唯一最有效的措施,不管是疫区还是非疫区,鸭群都应进行免疫预防。(一)预防措施。1.在进鸭前,鸭舍和场地用3%烧碱水或5%甲醛溶液、10%漂白粉混悬液消毒。以后要经常消毒,也可用消毒威(每包200g)兑水480斤平面喷雾鸭群及饲养池,牛个月一次。2.如是放牧的鸭,须先了解放牧地区有无疫情,如确属安全,方可迁移放入。3.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鸭群健康水平,增强抗病力。4.执行自养自繁制度,需要引进的种蛋或苗鸭须来自非疫区,在运输时也要防止带毒或受感染。5.定期注射鸭温疫苗,具体用法和用量严格按照疫苗的说明书进行,通常用生理盐水稀释,倍数可根据每只份注射量而定。例如雏鸭(1月龄以内),可稀释40倍,每只鸭肌肉注射0.2ml,免疫期1个月;2月龄的鸭,可稀释100倍,每只肌肉注射0.5ml,免疫期5个月;5月龄以上的鸭,可稀释200倍,每只肌肉注射lml,免疫期6—9个月。免疫程序,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有无疫情和鸭群情况,具体制定。6.一旦鸭群发生该病,应及时上报疫情,划定疫区范围,并迅速进行严格的封锁、隔离、焚尸、死鸭深埋、消毒等工作,同时对假定健康鸭立即采取大剂量鸭瘟弱毒疫苗紧急接种:重者20倍量,轻者15倍量,一般接种后一周内死亡率可显著降低,这是控制和消灭鸭瘟流行的一个强有力的措施。(二)治疗措施 本病重在预防,治疗只是辅助的办法。1.可用抗鸭瘟高免血清进行早期治疗,每只肌肉注射0.5ml,还可用聚肌胞(一种内源性干扰素),每只成鸭肌肉注射lml,3日1次,连用2—3次,均可收到一定疗效。2.用中药治疗效果也很好:①胆草、木香各15g,黄连、黄柏、桔子、茵陈、大黄各log,枳壳6g,甘草5g,木香磨汁或浸泡1天,其他药煮沸10分钟去渣,收取药液浸泡大米可喂50只病鸭。②用土鳖虫喂病鸭,每鸭1次(蚕豆大小的土鳖虫),1日3次,连用3天。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