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碱性磷酸酶染色
  • 小牛肠碱性磷酸酶(CIP)
  • 一种新型双链DNA定量检测荧光染料
  • 探针制备与非同位素标记新方
  • 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单细胞DNA损伤
  • 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及其应用
  • PCR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 异源双链分析(HA)
  • 耐热DNA聚合酶综述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生命科学

    单链构象分析(SSCA)

    简介  本方法产生于1989年,是进行突变检测所用筛查方法中最新的方法之一,也可能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这是因为,外显子大小的DN*段中多数突变可用一次分析进行检测而无须任何特殊设备、理论和试剂。实际上,这一技术的发明人之一曾说过该方法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无须任何新的理论。然而,如果要使突变检出率接近100%,要没有新的理论就必需增加实验的复杂性。原理  如果将DNA单链放入非变性溶液,它将以序列特异方式折叠。而如果一个碱基发生改变,该分子折叠的形状和大小就会有所不同(图1)。用非变性凝脉电泳分离时,不同形状的DNA分子可能以不同的速度移动,因此,电泳完毕后,这些片段位置就会不同,所以借此可以显示片段中是否有碱基改变。因为突变链有两条,所以每一突变就有两次被检出的机会。本方法的发展经过  目前经常使用的操作方法其发展经过见表 1 。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用限制性内切酶增加筛查的长度和产生可能含盖突变部位的不同片段,从而依据所用酶个数的不同而提供了其他检测突变的可能性。表1 SSCA法的发展经过 1984 年 最初观察到一种现象导致该技术产生 Noumi 等 1984 年 1989 年 检测到多个突变及多态性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