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红外分光光度计在有机分析方面应用
  • 红外分光光度计基本工作原理,特点和主要用途
  •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工作原理,特点和主要用途
  • 挑选和评价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红外光谱法的特点和应用
  • 紫外分光光度法常见问题(仪器的校正和检定、对溶剂的要求、测定
  • 基因突变
  • 近红外光谱分析的特点
  • 红外分光光度计原理(flash下载)
  • 近红外与中红外光谱分析的区别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生命科学

    分光光度计及使用维护中的注意事项

    用干净柔软的纱布将水迹擦去,以防止表面光洁度被破坏,影响比色皿的透光率。 4)操作人员不应轻易动灯泡及反光镜灯,以免影响光效率。 5)WFZ800-DA、756型等分光光度计,由于其光电接收装置为光电倍增管,它本身的特点是放大倍数大,因而可以用于检测微弱光电信号,而不能用来检测强光。否则容易产生信号漂移,灵敏度下降。针对其上述特点,在维修、使用此类仪器时应注意不让光电倍增管长时间暴露于光下,因此在预热时,应打开比色皿盖或使用挡光杆,避免长时间照射使其性能漂移而导致工作不稳。 6)放大器灵敏度换挡后,必须重新调零。 7)比色杯的配套性问题。比色杯必须配套使用,否则将使测试结果失去意义。在进行每次测试前均应进行比较。具体方法如下;分别向被测的两只杯子里注入同样的溶液,把仪器置于某一波长处,石英比色杯;220nm、700nm装蒸馏水,玻璃比色杯:700nm处装蒸馏水,将某一个池的透射比值调至100%,测量其他各池的透射比值,记录其示值之差及通光方向,如透射比之差在±0.5%的范围内则可以配套使用,若超出此范围应考虑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三、分光光度计操作中容易出现的几个典型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1)仪器不能调零。可能原因: a)光门不能完全关闭。解决方法:修复光门部件,使其完全关闭。 b)透过率“100%”旋到底了。解决方法:重新调整“100%”旋钮。 c)仪器严重受潮。解决方法:可打开光电管暗盒,用电吹风吹上一会儿使其干燥,并更换干燥剂。d)电路故障。解决方法:送修理部门,检修电路。 2)仪器不能调“100%”。可能原因: a)光能量不够。解决方法:增加灵敏度倍率档位,或更换光源灯(尽管灯还亮)。 b)比色皿架未落位。解决方法:调整比色皿架使其落位。 c)光电转换部分老化。解决方法:更换部件。 d)电路故障。解决方法:调修电路。 3)测量过程中,“100%”点经常变动。可能原因: a)比色皿在比色皿架中放置的位置不一致,或其表面有液滴。解决方法:用擦镜纸擦干净比色皿表面,然后将其安放在比色槽的左边,上面用定位夹定位。 b)电路故障(电压、光电接收、放大电路)。解决方法:送修。 4)数显不稳。可能原因: a)预热时间不够。解决方法:延长预热时间至30分钟左右(部分仪器由于老化等原因,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时,也会工作不稳)。 b)光电管内的干燥剂失效,使微电流放大器受潮。解决方法:烘烤电路,并更换或烘烤干燥剂。 c)环境振动过大、光源附近空气流速大、外界强光照射等。解决方法:改善工作环境。 d)光电管、电路等其它原因。解决方法:送修。 四、提高分光光度计透射比检定及使用精度的几种方法 在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或检定中,透射比(吸光度)的准确度是衡量仪器工作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它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所测数据的可信性及科学性。所以提高此项指标的使用及检定准确度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近年来对分光光度计的检定或修理实践,把如何提高透射比的测试及使用精度的几点方法列表叙述如下: 五、小结 综上所述,以下几个问题应引起仪器操作人员注意:1)比色皿架及比色皿在使用中的正确到位问题。有些使用者对这个问题不够重视,因操作不当造成偶然误差,严重影响分析结果。首先,应保证比色皿不倾斜放置。稍许倾斜,就会使参比样品与待测样品的吸收光径长度不一致,还可能使入射光不能全部通过样品池,导致测试比准确度不符合要求。其次,应保证每次测试时,比色皿架推拉到位。若不到位,将影响到测试值的重复性或准确度。最后,还应保证比色皿的清洁度,延长其使用寿命.2)干燥剂的使用问题。干燥剂失效将导致a)数显不稳、无法调“0”点或“100%”点(电路或光电管受潮)。b)反射镜发霉或沾污,影响光效率、杂散光增加。鉴于上述原因,分光光度计的放置地点应远离水池等湿度大的地方、干燥剂应定期更换或烘烤。3)仪器的工作环境。应避免阳光直射、避免强电场、避免与较大功率的电器设备共电、避开腐蚀性气体等。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