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RNAi:制备siRNAs的方法
  • Pfu高保真酶常见问题
  • 体内体外表达齐头并进---Promega篇
  • 原核表达在路上:遇到瓶颈怎么办
  • 克隆/建库/表达专用超级高效感受态细胞
  • 原核表达秘笈之宿主菌株选择指南
  • 原核表达经验谈
  • 分光光度计及使用维护中的注意事项
  • 基因小词典
  • DNA序列如何测定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生命科学

    内切酶星号活性

    在非理想的条件下,内切酶切割与识别位点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序列,这一现象称星号活性。有人提出,这种"星号"活性可能是内切酶的一种普遍特性,如果提供给相应反应条件,所有内切酶都会出现非特异性切割。NEB已证实下列酶存在星号活性:Apo I、Ase I、BamH I、BssH II、EcoR I、EcoR V、Hind III、Hinf I)、Pst I、Pvu II、Sal I、Sca I、Taq I、Xmn I。酶识别特异性的改变受酶本身的性质及可能引起星号活性的反应条件影响。常见的引起酶识别改变的条件有:单碱基替换、识别序列外侧碱基缩短以及单链切刻。Polisky等对EcoR I的早期研究表明,在低盐浓度、高pH值条件下,EcoR I可能切割N/AATTN序列;最近,Gardner等的研究表明,只要识别中心的四碱基序列(AATT)不出现A/T替换,EcoR I可以切割其它任何单碱基替代序列。大多数星号活性是可以控制的,做酶切反应时一般不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只要在正常条件下,使用随酶提供的NEBuffer,NEB的酶就不会出现星号活性。下面列出了导致或抑制星号活性的因素。导致星号活性的因素:较高的甘油浓度(>5% v/v);酶与底物DNA比例过高(不同的酶情况不同,通常为>100 U/µg);低盐浓度(<25 mM) 高pH值(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