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目的基因的亚克隆
  • DNA片段回收与纯化
  • 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 真核细胞DNA的制备与定量
  • 人体间期细胞X—小体的制备
  • 核仁组织者区的AgNO3染色
  • Southern杂交
  •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A序列测定分析
  • PCR产物的克隆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生命科学

    人类染色体姊妹染色单体差别染色

    姊妹染色单体区分染色法(Sister chromatid differentiation,SCD)是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染色体处理技术。Latt(1973)在培养的细胞中加入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当用Hoechst33258 荧光染料染色时,发现了姊妹染色单体的色差反映和它们之间互换的现象。1974年KORenberg和Froeed-Lender改进了这一技术,建立了较简易的BrdU-Giemsa技术。这种技术用于研究细胞周期、染色体半保留复制、染色体的分子结构和畸变,以及DNA的复制、损伤与修复等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还可以用于分析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SCE)频率。由于SCE能灵敏地检测染色体的变化,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因此,目前已把SCE列为检测致突变物、致癌物地常规指标之一。一、原理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deoxy-urdine, BrdU)在DNA的复制过程中,掺入新合成的链并占有胸腺嘧啶(thymidine, T)的位置。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规律,哺乳动物或人的细胞在BrdU的培养液中经历了两个周期后,它的两条姊妹染色单体的DNA双链在化学组成上有了差别。当染色体的DNA链的两条多核苷酸链都被BrdU所替换,Giemsa染色显示浅色,如果染色体的DNA链中仅有一条多核苷酸链被BrdU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