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基因与疾病(一)
  • 基因与疾病(二)
  • 基因与疾病(二)
  • 基因与疾病(三)
  • 霉菌的菌落
  • 酵母菌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 酵母菌的繁殖
  • 酵母菌的菌落
  • 古生菌的形态和细胞基本结构
  • 古生菌的生态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生命科学

    基因与疾病(四)

      1976年,美国生物化学家、病毒学家J·M·毕晓晋(1936~)和美国微生物学家、病毒学家H·E·瓦慕斯(1939~)发现许多动物包括人类与生俱来就带着癌症的种子——原癌基因(即原致癌基因),而且数量相当惊人。上为正常细胞,下为癌细胞,当原癌基因被激活后正常细胞就会转化为癌细胞这一发现引起人们的恐慌,许多实验室纷纷投入实验,企图否定这一发现,然而结果却使人们不得不相信他们的发现是正确的。

      毕晓普和瓦慕斯在特明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揭开了癌基因更深一层的秘密。他们的研究表明:动物体内的癌基因不是来自病毒,而是由于在动物的正常细胞基因中本来就存在一个庞大的癌基因族,正常情况下这些原癌基因是不活跃的,但当受到病毒入侵或遇到物理、化学等因素作用时,就可能被激活,突变为癌基因。这也就解释了化学污染、吸烟、放射线辐射等因素致癌的原因。

      由于发现动物体内的“原癌基因”,毕晓普和瓦慕斯共同荣获198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因为科学家们的研究,人们对癌的成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