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结构学派
  • 艾弗里的发现
  • 用X光衍法研究DNA
  • 酶的合成与基因调控
  • 向基因的分子水平进军
  • 德尔布吕克
  • 卢里亚
  • 薛定锷
  • 研究黑尿症的先驱
  • 比德尔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生命科学

    艾弗里的发现

      在格里菲斯发现肺炎球菌的遗传转化现象之后不过数年(30年代初),加拿大生物化学家艾弗里(O·T·Avery)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便开始探寻转化因子。他们把S型死菌的无细胞提取液进行分离,然后再检测各种分离组分的转化活性,发现只有DNA(而不是蛋白质)具有转化因子的作用。1944年,他们非常谨慎地发表他们的结果(论文中与艾弗里同时署名的还有麦克劳德(C·MacLeod)和麦卡蒂(M·McCarty)),确认脱氧核糖核酸是肺炎球菌的转化因子。
      
      他们列举了六点证据:(1)纯化的具有高度活性的转化因子,其化学元素分析与计算出来的DNA组成非常接近;(2)纯化的转化因子在光学、超离心、扩散和电泳性质上与DNA相似;(3)其转化活性不因抽提去除蛋白质或脂类而损失;(4)可以破坏、消化蛋白质的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不影响其转化活性;(5)分解、消化核糖核酸(而不是消化分解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核糖核酸酶对转化活性无影响;(6)相反,在加入分解、消化DNA的DNA酶后,转化活性即行丧失。
      
      艾弗里等人的工作是艰苦卓绝的。1943年5月,艾弗里给他的兄弟罗伊(Roy Avery,一位医学微生物学家)写信说:“近两年来,我先与麦克劳德,现在又与麦卡蒂博士一道,一直试图找出导致这一特异变化的细菌抽提液中的这个物质的化学本质。……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