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但同时,它也是濒临灭绝的动物种群,全球仅有1000多只,许多生物繁育学家都为攻克大熊猫繁殖育幼的难关绞尽脑汁。
今年8月以来,大熊猫产仔的消息常见于各大媒体。据统计,仅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就成功繁育了10只大熊猫,而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大熊猫也顺利产下了9胎15仔。大熊猫频频成功产仔,原因何在?
9月20日,记者来到成都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采访大熊猫繁育专家,为读者揭开大熊猫成功繁殖的谜团。
高育幼成活率的背后
加上基地送往亚特兰大的大熊猫“伦伦”产下的孩子,今年,成都大熊猫基地产仔高达7胎10只,目前全部成活,是1987年基地成立以来成活率最多的一年,其中有三对双胞胎和四个单胎,创造了很高的育幼成活率。
为何今年的大熊猫能够高产?据大熊猫专家、基地研究员王成东介绍,这跟大熊猫营养、饲养和管理三方面的创新性改革分不开。
首先是模拟野生食物。以前,人工圈养的大熊猫吃竹子的比例只占全部食物的70%,另外30%是包括苹果、窝头在内的精饲料以及动物蛋白质。从去年底开始,成都熊猫基地的大熊猫采食的食物95%都是竹子,更接近野生熊猫的食谱,而且精饲料配方还取消了动物性蛋白,两岁以上的熊猫也不再喂牛奶,含竹量的增加使熊猫的食物配方野生而又更健康。这样一来,一只成年的大熊猫,以前每天吃二三十公斤竹子,现在要吃五六十公斤竹子,仅此一项,熊猫基地的成本就翻了五倍,并且每年还花费几十万元对竹子进行安全检查。
定期“体检”、掌握其健康状况,对圈养的大熊猫来说非常重要。王成东告诉记者,如今对于驯化后的大熊猫,工作人员可以定期对其开展非*无干扰体检,随时了解它们的健康状况,比起以前的*体检,对大熊猫身体的危害减少了很多。而对于怀孕即将生产的大熊猫,基地还派专人对其吃喝拉撒进行系统管理,保障了熊猫宝宝安全降生。
“51克”的艰辛成活路
9月14日,熊猫基地对外宣布,一个多月前出生的体重仅有51克的“袖珍”大熊猫幼仔目前已经脱离危险期,体重增至1289克,成为目前全球人工圈养大熊猫中,成活中出生时体重最轻的一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