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科学家揭开人很少注意到自己在眨眼睛的秘密
  • 人类将会渐渐消失,还是突然灭亡
  • 生物芯片:游走于科学与伦理之间
  • 人类正在进化为超人?是选择权还是厄运?
  • 生命科学:还有八大奥秘
  • 野生动物的存在价值
  • 生 物 年 谱
  • 被虐杀的牲畜到底会不会分泌毒素?
  • 人类快感之谜:没有无止境的高潮
  • 为什么我们会衰老直至死亡?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生命科学

    薄荷的本草的考证<%=id%>

    薄荷为常用中药,来源于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全草或叶。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立咽,透疹,疏肝解郁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麻疹不透,肝气淤滞等症,疗效确切。本文将对薄荷的名称,品种产地,功效应用及加工炮制等项目进行本草考证,以求古为今用,为该药的现代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植物学名称考

    薄荷之名始见于何处?资料上有以下两种版本:一说为《雷公炮制论》,一说为《唐本草》。在成书较早的《雷公炮制论》中,我并未发现有关薄荷的任何记载。而在《唐本草》中明确记载:“薄荷,味辛苦温,无毒,主贼风伤寒发汗,恶气,心腹涨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在其他历代本草中,薄荷还有藩荷菜(千斤食治),吴菝苛(食性本草),南薄荷(本草衍义),升阳菜(滇南本草),薄荷(本草品汇精要)荷(本草蒙痊)等别名,这种别名的造成,或因音讹传之故,或以其功效,特性而命名。薄荷在各地还有许多别名,如见肿消(江苏)夜息花(山东)水益母(云南)鱼香草(四川),大家可自区分之。

    2 产地品种考
    薄荷的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全草或叶。《症类本草》引《图经本草》记载云:“薄荷旧木
    著所出州土,而今处处有之。”由此可见薄荷在宋朝就在全国各地有着广泛的分布。从现在的调查资料可知:在东北,有东北薄荷,兴安薄荷;在新疆,有灰薄荷,假薄荷(四川,西藏均产);在南方各省,有南薄荷。品种不胜枚举。在薄荷之中,质量最好的当属江苏苏州的苏薄荷,古代本草记载的薄荷大多数肯定苏薄荷在薄荷品种中的地位。《千金方》载曰:“藩荷,又方音之讹也,今入药多以苏州者为胜,故陈士良谓之吴菝苛以别胡薄荷也。”《本草纲目》曰:苏州所时者,茎小而气芳,江西者稍粗,川蜀者更粗。入药以苏产为胜,物类相感。”在《本草品汇精要》中还记载南京岳州亦为薄荷的道地产地,此种说法没有得到后世本草的认可。到底后世出了什么问题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这值得我们今后去探讨。

    3功能应用考

      在历代本草记载中薄荷的主要作用集中在辛能行,凉能清,治疗风热感冒和气血淤滞症。《唐本草》曰:“主贼风伤寒发汗,恶气,心腹涨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日华子本草》:“(薄荷)主中风失音吐痰及头风等”;《药性本草》云:“去愤发气毒汗破血止俐通理关节”;《本草备要》云:“薄荷,辛能行,凉能清。升浮能发汗,搜肝气而抑肺盛,消散风热,清利头目。制头痛头风,中风失音,痰漱口气,语涩舌苔。耳目咽喉,口齿诸饼。皮肤隐症,疠疮疥,惊热。骨蒸。破血止痢。”但他们的用法有所不同。唐宋明时期,薄荷用于疏散风热,调利气血,但其在耳科中的应用为其特色之一,被记载为“小儿风热尤为要药”,《本草蒙荃》曰:辛,微苦,微凉。入手太阴,足厥阴经气分。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口齿鼻诸病。”《本草求真》曰:“专入肝,兼入肾。气味辛凉,功专入肝和肾,故书载辛能发散,而于咽喉口齿眼耳,隐症,疥疮,惊热,骨蒸,血则妙。”

    4不良反应考

    薄荷的不良反应,在古代本草中时有记载,论及薄荷就曰:“阴虚阳燥,肝阳偏亢,表虚多汗者忌服。”《图经本草》云:“新大病差人不可食薄荷,以其能发汗,恐虚人耳。”《本草蒙笙》曰:“新病差者忌服,恐致虚汗亡阳”;《本经逢原》云:“(薄荷)然所用不过二三分,以其辛香伐气,多服久服,令人虚冷。”在《千金方》中更是有一则因服用薄荷而导致儿童死亡的详细记载。这原因很有可能是由于薄荷发散之力强,容易使人阳气虚弱,故薄荷不可大量食用。

    5采收加工炮制考

    《本草纲目》原引《志》云:“凡收薄荷须隔日以粪水浇之,雨后乃悉刈收,则性凉不尔不凉也。”这是古人的收割方法,以此得到高效的药材;而今的方法是每年收割两次,第一次早大暑和小暑之间。第二次在寒露和霜降之间,割取全草,晒干。随后如下法进行炮制:拣尽杂质,除去残跟,先俘叶抖下令放,然后将茎喷洒清水,润透后切段,晒干,再与叶和均。


    original link
    http://bbs.bioon.com/dispbbs.asp?boardID=203&ID=112000&page=1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