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人也谈起月季与玫瑰的区别。实话说,几个月前我也不太注意。事情是这样的,我在个人网站了放了一些植物照片,其中有几种玫瑰花的照片,注明“玫瑰”。海外一朋友来电子邮件告诉我那植物不叫玫瑰,而叫“月季”,并说现在花市上的一般叫法也不对。他(她)特别指出,北京西三有玫瑰花,玫瑰花是小叶5-9枚、多刺,而月季3-5枚叶,刺少。此人正好也是北大的,但目前在海外访问。我想了一下,果然他(她)说的有道理,因为这两个不同的植物我都见过,特别是对他(她)讲的玫瑰花更是熟悉得很,小时候还经常采摘,还到公销社卖过。小时候反而没见过现在人们说的“玫瑰”(即月季),我印象中长白山中没有这东西,好像直到读大学时才在北京见过。
经查,无论月季还是玫瑰,英文都是rose,都是蔷薇科植物,在亲缘关系上还是较近的。月季(送情人的那种花)是人工培育的,有一本书上说,月季原产我国。据文字记载,汉武帝时就有栽培。18世纪80年代,中国月季经由印度传入欧洲,经过育种家与当地蔷薇反复杂交,于1867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培育成功杂交茶香月季(HT)。(见李洪权编著,《月季新谱》,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年)
玫瑰(不是指常卖的那种花)在东北是常见野生植物,我个人见到两个主要品种,并且从小就非常熟悉。一种是单层瓣5个,山上极多,当地叫“刺玫果”或者山刺玫,学名叫Rosa davurica。另一种是复层瓣,山上不多,但由于花大,花期长,当地有庭院裁种的。我家里就裁过几株,而且是与父亲一同到山上挖回来的。因为刺非常密集坚硬,挖的时候非常困难。这种当地叫“家玫瑰花”,学名为Rosa rugosa。这两种植物的花都非常香,可食。前种更香一些,但因为是单瓣,采摘较慢。这些花可用糖淹上,能存放许久,可用于日后作点心,烙糖饼等。去北京妙峰山,老乡会追着向你兜售自己淹制的玫瑰花酱,用的主要是后一种Rosa rugosa。以前看过天津一家老字号介绍制做一种中秋月饼,非要到北京西山采鲜玫瑰花作陷不可,而且必须是哪个节气开的花才中,想必十分讲究。不过,食客若能吃出是北京的玫瑰花,还是通化的玫瑰花,可不大容易,反正我没那本事。
这两种玫瑰很好区别:1)花瓣层数不同。2)前者果椭圆形,后者果偏球形。共同点为:都是单数羽状复叶,有较密集的尖刺。两者的花都可入药、可食,但前种的果、根也可入药。前者果富含多种维生素。《河北野生资源植物志》说,鲜果含维C 1.6-1.95%,干果含维C 1.1-3.4%。还尚含维生素PP,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K,维生素E等。东北当年的公销社收购花和干果。
回到开始时的主题。月季与玫瑰的主要区别如下:1)月季叶少,3-5片,而玫瑰5-9片。2)月季刺少,玫瑰刺多。3)月季叶泛亮光,玫瑰叶无亮光。4)月季花较大,颜色多样;玫瑰花较小,一般为粉红色。第二种玫瑰花稍大,但呈扁平盘形,容易与月季区分开来。5)还没见到有卖玫瑰花的,花店出售的都是月季。
至于名字,并不十分重要。我查过一些书,月季有时也叫玫瑰,于是也没必要把大家叫习惯的玫瑰改成月季。但月季与玫瑰的确有许多差别。
original link http://www.oursci.org/ency/biology/11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