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1. 转基因植物的潜在价值 转基因植物是指通过DNA重组技术和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将外源基因转入植物体内而获得的具有新的遗传性状的植物。转基因技术打破了传统的生物种属间的自然隔离屏障,人们可将来源于不同物种的基因随心所欲地进行裁剪、拼接和整合,从而获得综合了许多优良农艺性状的作物。转基因植物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 1)增产增收。转基因作物一般比传统品种高产,且具有“天生”的抗旱、抗病虫害、抗除草剂等能力,生产者投入减少,而收益却大大提高。 2)提高品质。转基因技术可培育出富含各种营养元素的农作物,如富含铁和维生素A的水稻。 3)减少环境污染。种植转基因的抗病、抗虫品种,可显著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据统计,由于种植杀虫棉,1997年美国减少了90万公斤杀虫剂的使用。另外,还可利用转基因植物来生产一些燃料和化工原料,如乙醇和可自然降解的塑料。这样便可减少石油和煤炭的开采,环境破坏将趋缓。 4)生产一些昂贵的医药。如干扰素和疫苗。 2. 转基因植物的商品化生产 综上所述,转基因植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商业价值。因此,全球转基因植物研究日新月异,商品化亦越来越快。自1996年到1999年,全世界已有12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作物,其种植面积达3990万公顷,增长了23.5倍。主要分布在4个国家:美国占72%,阿根廷占17%,加拿大占10%,中国占l%。1999年共种植了7种转基因作物,依面积大小依次为:大豆、玉米、棉花、油菜、马铃薯、西葫芦和番木瓜。其中,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分别占54%和28%。在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中,抗除草剂性状占72%,抗虫性状占22%。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商品化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据统计,1995年全球转基因作物销售额为7500万美元,1996年为2.35亿美元,1997年激增至6.70亿美元,1998年达16亿美元,1999年达到21至23亿美元,2000年可达30亿美元。预测2005年将达到80亿美元,2010年将达到250亿美元。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及其开发。到目前为止,中国农业部批准商业化的转基因植物有6个:2个西红柿,2个棉花,l个甜椒和1个牵牛花。中国希望在10年内达到有一半耕地种植转基因作物的水平。 3.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生物安全性 随着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日益扩大和转基因食品的问世,人们对它可能带来的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表示担心。目前,科学界对于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生物安全性问题尚存在争议。争论的焦点集中在:食品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未经人类长期食用,人们是否会适应?转基因作物是否会产生毒素、抗营养因子和过敏源?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害尚无定论。 种植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喷洒除草剂后会杀灭农田杂草和一切寄主植物,可能会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此外,由于基因漂移,抗除草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