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0年11月下旬,美国依阿华州一头普通母牛产下了一只名叫“诺亚”的小牛。诺亚是一头白肢野牛,它是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的珍稀动物。白肢野牛原产于印度,其数量目前十分稀少,大约只有36000只,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把白肢野牛列为濒危动物,《国际濒危动物交易公约》将其列为禁止交易的对象。“诺亚”的出身还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克隆的珍稀动物可以借其他动物之腹生产,科学家下一步计划克隆非洲紫羚羊、苏门答腊虎以及难以繁育的中国大熊猫。克隆“诺亚”说明克隆技术不仅是科学而且还是一种艺术。如果克隆体与代母体为相同物种,成功率最高。即使这样,科学家仍需十分小心,因为目前克隆技术成功地机率也只有1/100左右,细胞核移植技术的难度由此可见。科学家仍在完善细胞核移植技术。被克隆的濒危动物也不是人们所知甚少的物种。除“诺亚”和非洲野获两例外,还有四例核移植获得成功,它们是:塔尔沙漠猫细胞植入家猫卵子中;紫羚羊细胞植入普通非洲大羚羊卵子;欧洲盘羊细胞植入家羊卵子中;麋鹿细胞植入普通白尾鹿卵子中。这些核移植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科学家对这些物种生育繁殖有深入广泛的研究。用克隆技术保护珍稀动物现在已成为可能,但是否可以克隆早已灭绝的动物。克隆首先需要完整的DNA,也就是说要有保存完好的细胞组织。1999年,一些研究人员出土了他们原以为保存完好的猛犸化石。但数亿年的温度冷热交替,已使猛犸的DNA残损不齐,生物学家已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补救办法。澳大利亚科学家在克隆已灭绝的袋狼时,也遇到了同样问题。此外,应指出的是,克隆会使珍稀的动物基因趋于单一化;在克隆上花费过多精力,会使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工作趋于怠懈。克隆不是一种万灵药,要保护动物世界的多样性,要靠人类的共同努力。为了地球,为了人类,我们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其中当然包括克隆技术。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