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曾认为,人类DNA中的一半多被认为是“垃圾”,因为它们含有序列几乎完全相同的副本。这些重复序列的主要来源是哺乳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在不同时段自己插入了整个基因组的内部病毒。但在11月4日的《基因组研究》杂志上,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GIS)的科学家发表报告称,“垃圾”DNA是区分人类和其他物种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科学界以往的看法里,能够最终形成蛋白质或参与编码某种蛋白质的这样一段DNA,就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基因”,然而在人类等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不能制造蛋白质的“非编码序列”却占了绝大多数。那么,既然几乎所有的生理机能都要由蛋白质来完成,不参与编码蛋白质的DNA应该就是没用的,它们对人类既没好处,也没坏处,只是“顺便”利用了人类有效率的复制功能。因而这些DNA一直被扣着“垃圾”的帽子。
然而就在近期,通过使用最新的测序技术,研究人员发现,许多控制其他基因表达的主蛋白———转录因子能与特定的重复元结合。研究表明,在癌症和干细胞生物学中具有重要作用的5个关键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中,有18%到33%根植于这个独特的重复序列家族中。
[1] [2] [3] 下一页
时间:2009-4-20 22:49: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