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科学家预言:1000年后,人类达到
科学家试揭人类的“恐蛇症”之谜
专家称百米世界纪录还能缩短0.5秒
心理学家称父亲影响女儿择偶标准
科学家:留稀疏胡茬男士更易俘获
科学家:双语者随着语言变化会改
日本科学家破解萤鱿集体自杀之谜
两国科学家酿出不醉人的“酒”
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蓝图绘就
我国科学家探索水稻产量之谜首次
  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科普之友 >> 动物 >> 生命科学 >> 正文
  科学家称类胚胎干细胞应用之路还很漫长  
  出现这样的时滞期实则很平常,将基础科学成果投入医学应用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比如,目前一组囊性纤维性变病药物正在接受人体和动物实验,而这组药物的灵感则可追溯到18年前的遗传学发现。何况旨在修补或更换基因的基因疗法已经被研究了15年,但并无多少成果。

  无疑,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技术突破为胚胎干细胞研究解决了来源问题。这些“全能细胞”的价值在于其可转换成身体的任何一种类型细胞,此法制出的细胞至少有三种用途:利用此类胚胎干细胞可生成各种组织,然后被用来移植治病;短期内,科学家还可利用这些细胞做出“疾病培养皿”,这些在培养皿里被疾病基因攻击的干细胞可以揭示疾病作用的深层原因;最后,科学家可以在实验室用这些细胞快速筛选有应用价值的药物。

  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制造携带本人特定基因胚胎干细胞的办法。直到这项技术公布前,要得到胚胎干细胞的科学家们都需要使用一种昂贵且繁琐的克隆方法。该方法需要破坏胚胎细胞,所以引来极大的伦理学争议,因此科学家们也从未用这种方法制成过人类胚胎干细胞。

  问题真的就解决了?不,除非这些被改变了的皮肤细胞真的可以替代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时间:2009-4-20 22:51:1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陆 |

Copyriht 2006 - 2007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