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麻醉药可以抑制前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其机制与静脉麻醉药干扰凋亡调节因子的释放和表达相关———由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戚思华教授完成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首次从形态水平、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揭示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奥秘,阐明了多种静脉麻醉药对脑的保护机理。近日,这项成果获得2006年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
戚思华发现,临床上常见的休克、心肺功能衰竭、脑血管狭窄或阻塞合并低血压,均可引起脑缺血和脑缺氧,复苏后常常导致脑组织的再灌注损伤,几乎所有病人都会发生语言、知觉、运动、智能、记忆等障碍,严重的导致植物人和死亡。因此,加强手术前期脑保护,已成为麻醉界非常关注的课题。目前,临床上已有多种麻醉剂对心脑的保护作用得到确认,但其中的确切机理还是个谜。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凋亡是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死亡的重要方式之一。戚思华认为,了解细胞凋亡的固定“死亡路线”,如能够在某个环节进行阻断,就可能避免细胞凋亡。经过对大鼠实验,他发现氯胺酮、硫喷妥钠、咪唑安定、异丙酚等4种静脉麻 [1] [2] 下一页
时间:2009-4-20 22:5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