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上的大脑 其实早在4年前,IBM公司和瑞士洛桑理工学院合作已启动了“蓝脑”计划,希望通过模拟生物神经元复制人工智能系统。而2008年,瑞士科学家设计的一款电子鼠脑,据说已能主动对外来信号初步做出分析。但总体来说,目前开发出的神经计算机智商不高,体积也相对较大。 为突破上述不足,迈尔和他的同事研究出一套更先进的建模原理。“我们充分利用突触的传导作用,产品体积将被缩小。而且因为神经元很小,这个系统运行比软件模拟快1000万倍。”迈尔教授说。小组用模拟电子代表神经元、用数字电子代表它们之间的传递,成功将一个由20万神经元和5000万突触组成的网络压进20厘米的单硅片上。 将如此庞大的电路压缩到这么小巧的“体态”里,神经计算机吃得消吗?迈尔向本报解释:“和所有计算机一样,我们的芯片也会有缺陷。但模拟生物神经系统的好处便是它容错性极高,一个缺陷只会影响网络中的一个突触,不至于像传统计算机那样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可能超越人脑 这种神奇的“大脑芯片”是否能取代人类思考?它会不会成为讨厌做作业的懒学生、面对统计数据头皮发麻的官员的智囊全代理?我可以把生活中乱糟糟的情况统统砸进去、让它帮我输出一个明智透顶的决定吗? 当《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兴奋地将这些问题一股脑塞给迈尔教授,期待着不久的将来就有条件给大脑放个长假时,得到的回复却直截了当:“哦不,那只是个梦。” 迈尔进一步解释,“大脑芯片”运用类似人脑的神经计算法,低能耗和容错性强是其最大优点,较之传统数字计算机,它的智能性会更强,在学习、自动组织、对模糊信息的综合处理等方面也将前进一大步。这些新优势将被逐步用于优化网络搜索、商业活动评估等领域,对信息的处理与决策会更人性化。但人脑的情况要远远复杂于此,现在的探索只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时间:2009-4-21 1:35: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