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私人航天业方兴未艾 (图)
  • 太空观光旅游(图)
  • 人类乐园宇宙岛(图)
  • 美国惟一的空间站――天空实验室
  • 地球未来能源的供应基地
  • 科学家发现新的太空垃圾源
  • 第二代豌豆在太空中再次开花 (图)
  • 太空旅游正式登陆中国
  • 亚轨道太空旅游用的飞行器
  • 美国企业家成空间站第3名旅游者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航空航天

    重返月球该如何应付太阳磁暴

    br />
      在关注太阳磁暴对人体影响的同时,科学家已经把目光投到了月球探测领域——如果人类重返月球,该如何应付太阳磁暴。

      基于特殊重要的战略意义,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制定了自己的探月计划。美国政府在一年前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最早在2015年、最晚不超过2020年让美国航天员重返月球,并在月球上建立科研基地,为下一步将人送上火星甚至更远的星球做准备。

      然而航天员在月球上行走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宇宙射线特别是太阳磁暴的袭击。1月中下旬的那场太阳耀斑爆发之后,在几分钟内就波及到了地-月系统,因为大气层和地磁场的保护,我们可能基本上没有察觉到发生了什么事情。

      美国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物理学家大卫说:“月球表面,因为没有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对太阳磁暴几乎毫无遮拦。”

      1月20日爆发的太阳磁暴,高速带电粒子流的强度达到了100兆电子伏特,能穿透11厘米厚的水层。“如果航天员穿着普通的航天服暴露在这种强度的太阳磁暴下的话,肯定会受到伤害。”美国航宇局约翰逊航天中心的放射卫生官员弗朗西斯说。在开始的时候航天员可能还觉察不出来,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几天之后,遭受辐射的症状就开始显现了:呕吐、疲劳、血球计数降低。这种症状会持续几天。

      “在国际空间站里的航天员则相对安全,因为空间站本身的屏蔽功能非常好,加上受到地球磁场的保护,航天员能够吸收到的射线强度当量只有10毫雷姆(剂量当量)。” 弗朗西斯说。这个强度相当于去看10次牙医所接受的X射线辐射的当量,对身体根本造不成什么危害。

      但是如果在月球上,一名航天员只穿着一件普通的航天服暴露在像1月20日爆发的太阳磁暴中的话,他遭受的辐射当量能达到50000毫雷姆。虽然不至于有生命危险,但肯定会引发辐射病。

      如果人体突然遭受300000毫雷姆当量的辐射的话,就能导致死亡。这里的关键词是“突然”。如果300000毫雷姆的辐射是分几天甚至几周慢慢地吸收的话,人体有足够的时间对受损的细胞进行修复。但如果突然遭遇300000毫雷姆当量的辐射的话,50%的人在不施以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将在60日内死亡。
      预报太阳风暴

      如果再度登陆月球,防辐射就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了。1972年的8月2日,一次超强的太阳磁暴爆发了,其强度不低于1月份刚刚爆发的这一次。

      1972年12月,是美国阿波罗计划的最后一次飞行。当然乘坐阿波罗17号的航天员都安全返回了地面。幸运的是,8月份爆发的太阳磁暴已经结束了。

      弗朗西斯假设,如果航天员在8月份太阳最疯狂的时候登陆月球的话,那么短时间内登月航天员将遭受400000毫雷姆当量的辐射。那么航天员会死吗?“其实也不尽然,如果他能够及时返回地球接受治疗的话,性命该是能保住的。” 弗朗西斯说。即使阿波罗17号暴露在1972年的那次太阳磁暴爆发的环境下,也不会对航天员造成伤害。阿波罗宇宙飞船的登月指挥舱能把辐射的强度降低到35000毫雷姆。当然,这种强辐射条件下,在月球上行走是有危险的。

      现在的宇宙飞船的防护能力更强了,如果以单位面积的舱体重量(g/cm2)来表征防辐射能力的话,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它们的防辐射能力。

      阿波罗登月指挥舱的舱体:7 ~8 g/cm2

      一般的宇宙飞船:10~11 g/cm2

      国际空间站:15 g/cm2

      未来的用聚乙烯高分子材料和铝质材料制成的月球基地防护层:20 g/cm2

      一件典型的航天服,其防护能力只相当于0.25 g/cm2  ,只能对航天员提供有限的保护。但是当航天员到达月球的时候,肯定不会只是躲在太空舱里不出来,要不然怎么进行探测呢?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式是:事先对太阳风暴进行预测。

      如果“天气”情况良好的话,就可以出来活动了。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