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空间科学-近期开发的太空资源有哪些?
  • 空间科学-太阳帆首次进入太空
  • 空间科学-中国发射成功自制航天器
  • 空间科学-航天技术的杰作-太阳帆航天器
  • 空间科学-太阳光、太阳风及太阳电池
  • 空间科学-航天飞机20世纪航天科技的杰作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航空航天

    空间科学-把天文台建到太空去

    和演化不可或缺的一个波段。然而当天体的紫外辐射经过大气层时,会不可避免地被其中的臭氧分子吸收掉,只有靠设在大气层外的空间装置才可能接收到。”同时,程教授也指出,建立空间天文台,研制和使用观测设施耗资十分巨大,不是单独靠一个国家能够承担的,需要各国协作才能完成。目前,世界各国的紫外天文学家正在酝酿建立一个世界空间天文台,我国应积极参与这项重大项目,在为国际紫外天文学发展做出自己贡献的同时,也可以大大提升我们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

      此次主题为“世界空间天文台及紫外天文学”的香山科学会议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国际会议,来自国内外的30多位科学家参加了此次会议,虽然国内的学者来的不少,但绝大部分的发言和报告都是国外学者做的,他们介绍了该领域目前国际上的研究进展,以及筹建中的世界空间天文台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次会议的执行主席之一、欧洲空间局的W·Wamsteker博士在会上明确表示:“发展空间天文学需要各国科学家、各个学科领域的协同合作。不论通过何种方式,我都希望中国加入进来。”W·Wamsteker博士是国际知名的紫外天文学家,新一代紫外卫星的主要倡导者和筹备者。

      IUE观测成果斐然

      据W·Wamsteker博士介绍,早在1978年,欧洲空间局(ESA)和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就联合发射了“国际紫外天文探测器(IUE)”,这架40公分的紫外望远镜在运行了18年之后,于1996年“退役”。这期间,IUE共取得了11万个天体的紫外光谱,有许多惊人的发现:首次发现恒星风;发现了1987A超新星的爆发,这是一个由蓝巨星爆发的超新星,突破了只有红巨星才能爆发超新星的原有观念;发现了木星的极光、磁场和大气;发现了空间存在的大量插入气体云;发现了一大批活动星系核和活动天体等等。这些发现使人类了解了一部分天体的物理状态和结构,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认识。

      1997年10月,国际天文学界在西班牙召开了“IUE后的紫外天文学”国际会议,通过了两项重要议题:一是欧洲空间局将IUE所取得的全部资料,用新的软件包INES重新处理、定标后,赠送给已经建立了IUE数据库的2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也包括中国科技大学天体物理中心;二是由W·Wamsteker博士发起、筹备和设计21世纪“世界空间天文台/紫外卫星(WSO/UV)”,撰写提案,并成立国际联络小组,程福臻教授应邀参加了这个小组。

      协作攻关WSO/UV

      历时近三年的工作,WSO/UV的概念和设计渐趋完善。它的主题思想是让全世界感兴趣的国家和地区参加工作,共同开展空间天文学的研究,尤其是欢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参加这一大项目,使得现代科学和技术更快地推广到这些国家,为他们培育新一代紫外天文学方面的研究人员。

      WSO/UV的设计构思,建立在现今已经拥有的高新技术的基础上,其主体为1.7米直径的紫外波段(1100~3400埃)望远镜,带两台紫外光谱仪和四台紫外图像仪,总质量约为3500公斤,预计耗资1.7亿欧元。如一切顺利,预计发射时间为2006年6月,运行寿命为5~10年。

      W·Wamsteker博士认为,WSO/UV的运作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系统,各国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参与合作,目前表示愿意参加的有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以色列、阿根廷、印度等。而我国是否参与、以何种方式参与这一国际天文计划,如何开展我国的紫外天文学研究则成了此次香山会议的重点议题。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