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第5位太空游客开始接受训练
  • 回眸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 勇气号超期服役继续探测火星
  • 进步飞船与空间站成功对接
  • 美孪生飞船升空
  • 伽利略太空交通管理研究取得成效
  • 美推迟明年前3次航天飞机发射
  • 德美将试飞同温层红外线观测站
  • 国际空间站修复制氧系统
  • 国际视点:哈勃虽老至死方休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航空航天

    太空垃圾成宇航员隐形杀手

    行走外,“亚特兰蒂斯”号的宇航员也为太空垃圾添了几件新玩意:几个螺栓。根据美国太空监控网络数据显示,目前围绕地球的至少有1万块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太空垃圾,这些环绕在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有些可以将人造卫星击穿或至少也会将昂贵的航天飞机窗户划出刻痕,有些甚至可以使宇航员丧命。而目前对于这些太空垃圾还没有有效的处理方法。

      数万太空垃圾环绕地球,太空交通事故屡见不鲜。

      根据美国太空监控网络数据显示,目前围绕地球至少有1万块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太空垃圾,这些垃圾包括火箭助推器,已经废弃的卫星,飞行器撞击留下的碎片和各种由宇航员和空间站遗落太空的垃圾,估计它们总重达5500吨。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中心”委员会主任赵长印研究员告诉记者,围绕在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由于运行的速度非常快因此破坏力极大。“这些垃圾的运行速度可以达到每秒七点几公里。”赵长印说:“这样的速度即使是非常小的体积,如果撞在航天器上也可能造成致命的破坏,作个形象的比喻,一个直径10厘米的太空垃圾撞在航天器上的破坏力相当于一辆时速100公里的小汽车撞在一栋大楼上。不仅是这些固体的太空垃圾有极大的破坏力,就连宇航员在空间站中产生的生活垃圾,比如干尿液块、牙膏、剃须乳液等都有很大的‘杀伤力’。就像狂风暴雨的时候,夹在风中的雨点打在人的脸上也会感觉非常疼一样。”

      一颗迎面而来的直径为0.5毫米的金属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飞行服;人们肉眼无法辨别的尘埃(如油漆细屑、涂料粉末)也能使宇航员殒命;一块仅有阿司匹林药片大的残骸可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由于太空垃圾造成的事故和灾难也是屡见不鲜,1986年“阿丽亚娜”号火箭进入轨道之后不久便-,成为564块10厘米大小的残骸和2300块小碎片,这枚火箭的残骸使两颗日本通信卫星命丧太空;1991年9月15日,美国发射的“发现者”号航天飞机差一点与前苏联的火箭残骸相撞,当时“发现者”号与这个“不速之客”仅仅相距2.74千米,幸亏地球上的指挥系统及时发来警告信号,它才免于丧生;2005年美国的一架运载火箭也因为撞到了一块太空垃圾而损失惨重。

      太空垃圾也有“聚集地”,过小碎片难以发现。

      人迹罕至的太空怎么会产生如此多的垃圾呢?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同时也为太空送去了第一批垃圾。当时,宇航员完成飞行任务后,把卫星的装载舱、备用舱、仪器设备及其他遗弃物都留在了卫星轨道上。此后,随着人类一次又一次地征服太空,太空垃圾与日俱增。大多数卫星和探测器进入地球轨道后只能发挥几年的作用,有的甚至一进入轨道就宣布失效,变成太空垃圾在太空中沿着轨道移动,以前对于航天器产生的太空垃圾不能控制的时候,航天器-产生的碎片大量留在了宇宙空间。

      赵长印说,现在地球上可以看到的最小的太空垃圾直径也要在10厘米以上,观测这些太空垃圾采用两种方法,雷达和光学望远镜。雷达可以探测到距离地球近轨道的太空垃圾,稍远的面积大的还可以探测到,面积小的离的越近探测的才会越清晰。如果离地球较远轨道内的太空垃圾则需要用光学望远镜进行观察,一般可以观察到同步轨道大约4万公里左右的太空垃圾。

      通常我们会认为,这些太空垃圾“密不透风”的分散的围绕在地球周围,但是实际上这些太空垃圾也是有自己的“聚集地”的。赵长印说,宇宙空间是非常大的,地球周围的这些太空垃圾虽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密集,整天碰撞,但是也会发生相互“撞车”的事情。这些太空垃圾在几个轨道范围内比较密集,一个是距离地球2000公里以下的轨道范围,一个是3.6万公里以下轨道范围,另一个是2万公里以下。这几个范围内太空垃圾相对比较密集,其他地方也有,但是密度比较小。说到为什么这几个范围内的太空垃圾会比较密集,赵长印说“是因为这几个轨道范围内的地球卫星最多,所以产生的太空垃圾也就最多。” 

    [下一页]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