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美商人投资开发垂直降落飞船
  • 空间站俄宇航员将换新宇航服
  • 嫦娥一号各级产品已通过验收
  • 地球空间信息学迈向海陆空天
  • 美科学家研制会跳跃的迷你球形火星探测器(图)
  • 2007,俄罗斯模拟登陆火星
  • 美私营航天器将进行基因实验
  • 我国将建立空间实验室系统
  • 我国将开展夸父项目预先研究
  • 中国软件使航天员不受辐射伤害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航空航天

    发现号复飞成功难改航天飞机退役命运

    中心就此对“发现”号机组人员说:“你们失去了一名机组人员,但你们将重新拥有一个空间站。” 

      “发现”号还为空间站送去了一批关键补给,返航时又把站上科学实验的样本、站内垃圾等运回地球。无论人力还是物资,空间站均补充了“新鲜血液”,为下一步加紧建设提供了保证。 

      此次飞行过程中,“发现”号机组成员塞勒斯和福萨姆成功完成了3次太空行走。他们对空间站外的移动运输机系统进行了维修,更换了电缆剪及电缆线轴组件。宇航员还重点测试了改进后的航天飞机安全检修技术,比如利用航天飞机机械臂及前端吊杆进行在轨维修,利用新工具及材料对隔热瓦系统进行在轨修复及飞行中检查等。 

      航天飞机第二次重返太空的成功让美国宇航局颇为振奋,一切似乎都重回正轨。宇航局局长格里芬17日宣布,“发现”号太空之旅“非常成功”,是迄今“最为干净利落的一次”。格里芬说,现役3架航天飞机在2010年全部退役之前,还要再飞15次,保证国际空间站按期建成。下一个上阵的“亚特兰蒂斯”号已经待命,预定8月底再上太空。 

      “发现”号二次复飞的成功虽然标志着航天飞机能够恢复正常飞行,但航天飞机依然会在2010年国际空间站建成后退役。 

      航天飞机有3500多个分系统、250多万个部件,每次飞行成本约为5亿美元,既复杂又昂贵。它没有逃逸系统,实行人货混运,“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的失事证明,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要远远低于相对简单的飞船。 

      由于设计上的先天不足,航天飞机目前所做的改进只能是工艺上的,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发现”号这次飞行成功,对于航天飞机而言,只是把寿命延长了几年。美国宇航局向美国政府提交的太空探索新报告中,明确航天飞机将于2010年国际空间站建成之后退役。报告中提出,美国将研制新的天地往返运输器,预计2014年建成。 

    “发现”号成功返航 (图片提供:NASA)

      “发现”号太空之旅大事记

      “发现”号航天飞机7月17日平安返回地面。这是2003年“哥伦比亚”号事故后美国航天飞机的第二次复飞。美国宇航局认为,“发现”号此行不辱使命。 

      7月4日:“发现”号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7月5日:机组人员在飞行中对“发现”号进行“体检”,结果显示机身基本未受损伤。 

      7月6日:“发现”号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来自欧洲航天局的德国宇航员赖特尔加入站上的第13长期考察组。对接前“发现”号还表演了一次高难度的“太空翻转”,以便空间站宇航员为机身腹部拍照检查。 

      7月7日:“发现”号机组人员开始卸货,“莱昂纳多”号多功能后勤舱为空间站运来了重要的物资补给。地面控制中心决定将飞行任务延长为13天,增加一次太空行走。 

      7月8日:宇航员完成第一次太空行走,修理空间站外的移动运输机系统,并以航天飞机机械臂和延长吊杆为平台进行测试作业。 

      7月9日:地面飞行控制中心“体检”确认航天飞机一切正常,可安全返航。 

      7月10日:宇航员完成第二次太空行走,移动运输机系统完全修复。 

      7月11日:美国总统布什与国际空间站上的“发现”号机组人员通电话,希望宇航员们一切平安,并邀请大家回到地球后参观白宫。 

      7月12日:宇航员第三次太空行走完美收工,重点测试了针对航天飞机隔热板系统的检查和修复技术。 

      7月14日:美国宇航局地面控制中心报告说,“发现”号上液压系统的一条管道出现慢速渗漏。 

      7月15日:“发现”号告别国际空间站,踏上回家路。 

      7月16日:脱离空间站之后进行飞行中安全检查,“发现”号获准着陆。 

      7月17日:平安返回地面。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