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日本发射的月球探测卫星缪斯—A号
  • 人类社会对通信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向21世纪的新一代卫星通信系统开始问世
  • 苏联发射金星系列探测器对金星持续进行24年的探测活动
  • 苏联率先向火星发射探测器并作多次努力
  • 美国海盗号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成功
  • 美国水手号拍摄了7329幅火星图片
  • 美国1973年发射的先驱者10号宇宙探测飞船飞向深层空间
  • 1985年日本发射第一艘行星际探测飞船
  • 乔托号探测器拍摄到1480幅彗核照片
  • 1988年旅行者2号探测器飞临天王星,1989年8月人类第一次看到海王星的照片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航空航天

    1989年10月,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向太空施放了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id%>

    /astronomy/UploadFiles_4492/200701/200712316385669.jpg (8494 bytes)  1989年10月18日,由美国的“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施放了一颗“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研制和发射的结构及性能最为复杂,技术最为先进的行星际探测飞船,它是用来执行美国经过10年精心准备的最重要的木星探测计划的。

    /astronomy/UploadFiles_4492/200701/200712316385131.jpg (13012 bytes)  “伽利略”号发射后,不停地朝向太阳轨道飞行了两年,于1990年2月通过金星,于1990年12月以时速1.429万千米的速度,首次通过地球轨道,再以时速12.71万千米的速度,于1992年12月第二次通过地球轨道和地—月交会轨道,并对它们都“顺便”进行红外观测。最后以时速14.03万千米的速度,于1995年12月7日到达木星。它的轨道器在释放出探测器后,就成为木星的人造卫星,探测器则下降到木星表面,并及时地向地球连续地发回了各种宝贵的探测数据。使人类对这个距离地球非常遥远的星球第一次有了了解。

      “伽利略”号木星探测飞船,是美国动员了成千上万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耗费了巨额资金研制成功的。飞船起飞总重为2550千克,由轨道器和大气探测器两部分组成。

      “伽利略”号探测飞船的轨道器结构十分独特,它采用双自旋结构,由一个每分钟数圈慢速旋转的自旋舱和一个定向舱组成。自旋舱有一台直径5米的抛物面天线和无线电传输装置,一台主发动机和两组辅助的小型喷管,以钚239为燃料的热核电发电机、磁强计和等离子体粒子遥感装置,高能粒子检测仪,尘埃粒子检测仪等。而定向舱的体积比较小,里面只装备着多种先进的光学摄像装置,一架小型天线,CCD照相机。这种照相机比“旅行者”号探测器上的照相机灵敏度高100倍,可拍摄到大量清晰的天体图象。轨道器的总重量为2205千克。

      大气探测器由制动防热罩和一个球形仪器舱组成。制动防热罩是一个120度锥角的钝头圆锥壳体,表面覆盖着一层很厚的碳烧蚀防热层。这层防热罩的重量占了探测器总重量 的50%。球形仪器舱里装备了大气组分探测计、质谱仪、氦气浓度计,测云计,辐射计,高能粒子探测计等多种先进的探测仪器设备,还装备有降落伞系统,无线电发射装置和电源系统。大气探测器的总重量为345千克。

    /astronomy/UploadFiles_4492/200701/200712316386572.jpg (8978 bytes)  轨道器于1995年7月到达木星轨道前150天,放出大气探测 器后,沿着木星椭圆轨道执行探测任务,并绕木星飞行了22个月,拍摄到木星及其卫星的大量清晰的照片;大气探测器则深入木星大气层的深处探测大气层的成分和物理特性。这个探测器以每秒48千米的速度进入狭窄的通道最后进入大气层,它承受了400g的加速度,表面压力高达14个大气压,表面温度高达780摄氏度高温,在它打开降落伞徐徐下降的过程中,展开了各种测量工作。随着高度的下降,大气压力和气温越来越高,最后高达20个大气压,这时,环形探测器被大气压垮,探测工作被迫终止。整个工作历时1小时。

    右上图 1995年12月7日,“伽利略”号探测器经过了6年的飞行到达了木星附近

    左图 完成了最后测试而准备由航天飞机携载升空的“伽利略”号木星探测飞船

    右下图 “伽利略”号探测器黑色碟形遮光屏上面的伞状高增益天线将在天空中打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